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快快评|从“满足家长”到“取悦孩子”,儿童电话手表如何让人更放心?



儿童智能手表又火了!火爆的原因逃不掉一个“卷”字。从最初的打电话、定位功能,变得越来越“智能”,越来越繁琐。一些新款手表还有乘坐公交、运动PK、3D楼层定位、碰一碰加好友、在线支付、拍照、听音乐等功能,全面到可以还原孩子的一天:现在在几楼,乘坐了哪条地铁,买了什么零食,甚至数学课开不开心……

功能叠加了,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动辄上千元,甚至超2000元的儿童电话手表,让不少家长有种“被绑架感”。“我侄女已经缠了我们两三个月了,天天都在喊买最新款。”“儿子说就算都是‘小天才’也有鄙视链,什么Z系列好于Q系列。”“禁用手表,相当于把孩子从她的社交圈剥离出来,会让她感到自己被孤立了。哪个做家长的想做这样的‘坏人’?”

试问,有多少家长被“困”在儿童电话手表里?

2015年,第一代小天才电话手表Y01问世。十年过去,手表变得越来越像手机,还有多少人记得“最初购买电话手表,只是为了定位、通话方便,又避免孩子沉溺手机”?

功能越来越多、社交娱乐化越来越明显的电话手表,逼着家长与孩子“斗智斗勇”、与平台“斗智斗力”。

“她现在会用儿童智能手表加好友,还会拉聊天群。我看她一天都离不开儿童智能手表,一会儿给朋友发条语音,一会儿发个表情,我该咋办啊?”河南洛阳的金女士阻止过女儿几次,导致母女关系非常紧张。

近期还有不少家长发现,一些日常用语如“我是你妈”“打断你腿”等在通过小天才电话手表App进行沟通时被系统提示为“可能含有不适宜内容”,引发广泛讨论。有家长支持这种做法,有助于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沟通环境;也有家长质疑“AI审核机制是否过于简单粗暴”。

从“满足家长”到“取悦孩子”的儿童电话手表如何让人更放心?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权认为,从技术发展势头看,儿童智能手表手机化将是必然趋势。但何为“智能”或许可以有更好的解读。真正有竞争力的智能手表,不一定非得是技术层面最“硬核”的手表,也可以是更加考虑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对儿童最智能”的手表。让儿童电话手表回归“安全守护”的初心,相信是更多家长愿意看到的。

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覃甚颜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