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汇聚“绿色合力”,共绘“美丽江苏”生动画卷

今年的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也将于这一天起施行。长期以来,江苏牢记嘱托,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在广阔的神州大地之上,“水韵江苏”处处呈现“绿意盎然”的美好画卷。

当下的江苏,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目可及。从力破“重化围江”难题,到弃旧择新推进绿色转型,从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到在全国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江苏在建设“美丽中国”的道路上勇争先善作为。《2023年江苏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江苏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2.5年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连续3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国考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达92.9%,连续2年达到优级水平……一份份优异“成绩单”映射着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中向好的劲头。江苏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得天独厚的资源更赋予着江苏“勇挑大梁”的使命,在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过程中,美丽中国的“江苏样本”在不断更新升级。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江苏百姓最有幸福感的公共产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方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长江生态环境实现“沧桑巨变”,江苏段成为江豚“快乐家园”,几近绝迹的四鳃鲈鱼的强势“回归”,“动物宜居”书写生态改善的生动注脚;扬州的悠悠水乡、苏州的江南韵味、南通的生态运河以及盐城的湿地公园,诠释着“诗和远方”就在身边的生动场景;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参与垃圾分类、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循环利用废旧物资等等,激发全社会建设美丽家园的内生动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现代化新江苏就是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良好生态真正成为幸福生活常态。

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蓝图上,“绿水青山”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生态本身就是价值,美丽江苏的建设不仅是种好一棵树、护好一条河,更需要在厚植绿色家底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新的增长点,让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带来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将“绿色红利”转化为“民生福利”。要不断放大生态优势,让“美丽风光”变成“美丽经济”;健全市场化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路径;同步提升发展“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激发全社会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只有形成从“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再反哺“绿水青山”的良性循环,才能让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美丽江苏”何以C位出道?生态,是城市“美颜”的一大流量密钥。让我们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汇聚强大的“绿色合力”,共同绘就美丽江苏新画卷!(苏旅庆)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