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之歌”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生机勃勃的四月,我们迎来第56个世界地球日。从2020年开始,自然资源部已经连续6年将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确定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这一主题强调了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倡导在发展中注重生态保护,锲而不舍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不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地球是人类的唯一家园,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梦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坚定不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宣示,彰显大党大国的责任担当,为推动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以上的经济增长;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由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4年的29.3微克/立方米,从而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90.4%。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的加速,地球生态系统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污染加剧等问题交织成一张复杂的危机网络,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科技创新为矛、制度完善为盾,构建“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跨国界、跨区域、跨行业的环境协同保护与治理长效机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引导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呵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保护环境、修复生态,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既需要国与国之间的团结协作,也需要每个人不弃微末的行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杜绝餐饮浪费、参与垃圾分类、选用节能产品,把环保行动融入日常,才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为了共同的未来,需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共同珍爱地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之歌”。(钧屹平)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