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阅读好时节。
2025年江苏省全民阅读主题宣传活动近日正式启动。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主题,全省各地和有关部门、单位将举办主题阅读、重点群体阅读、分类阅读推广等173项重点活动。透过薄薄的纸张、激扬的文字,阅读使我们思接千载、心通万里,与先贤畅谈、和自我对话,也构筑起一个日渐丰满的精神世界。
今年4月23日是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书籍是最好的老师,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能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提升才智、丰富情感。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正是刷新自己认知、追求自我成长的方式。持续追求、不断探索,我们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拥抱更多可能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无论是“深化”,还是“推进”,都是让阅读从“营养餐”变成“家常菜”,让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让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积蓄从量变到质变的能量,巩固知识能力的底蕴和韧劲。
沁人的墨香,令人心驰神往。就在我们身边,苏州图书馆部分分馆提供夜开放服务,夜色中阅读的光芒照耀城市;杭州社区打造的“图书漂流岛”,让每本图书年均流转12次;成都的“地铁图书馆”项目,让通勤时间转化为知识充电站……当阅读空间突破物理边界,知识传播就具有了毛细血管般的渗透力。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快速浏览。但我们越来越相信,碎片化阅读的增加,并不会以纸质书的退场为代价,也不意味着阅读兴趣的流失。事实上,人们花在阅读上的时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总体上增多了。读屏时代,亦可享受阅读之美。数字阅读,亦能将世代沧桑、万千人物装在指掌之间,亦能涵养更具时代气息的精气神。
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多,而阅读方式也紧跟时代,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我们从“量化”的阅读时长排行榜中了解朋友们的“嗜书指数”,在虚拟的“共读小组”里与书友隔屏交流、感受、思考。阅读所翻开的每一页,如同引导我们从“灯火纸窗修竹里”的“阅独”空间,踏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共读”场域。从纸质到数字、从读书到读屏,阅读的方式不断翻新,但“开卷有益”的宗旨始终如一。
全民阅读,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在甲骨文镌刻的商周时代,我们的祖先用龟甲兽骨记录天象农事;敦煌藏经洞的万卷典籍,见证着丝绸之路上文明的交融共生……中国文脉绵延五千年不断,正因始终保持着对文字的敬畏与传承。从这个角度来看,全民阅读节,亦是激活了深植于民族基因中的文化密码,让每个人透过方寸之间触摸文明跳动的脉搏。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一个人的气质就是藏在书本、藏在阅读里。一个地方的阅读,是能够显示出一个地方文明、文化的底气和底蕴的。今天,当城市书房与农家书屋星罗棋布,当地铁车厢飘散着油墨芬芳,当家庭书架上生长着智慧年轮,一个民族的精神海拔正在悄然抬升。
最是书香能致远。让我们在书海中相遇相知,共赴一场充满书香的邀约。(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