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履职记|全国人大代表张俊杰:为民代言见成效,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有了全国“时间表”


开栏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们肩负汇民声、聚民意、传民情的重任,用心用情履职尽责。过去的一年里,住苏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即日起,现代快报推出“代表委员履职记”专栏,一起聚焦代表委员履职故事,聆听他们的履职心声,展现他们履职尽责、参政议政的使命担当和为民情怀。


“这是我上午接待的一名来自宿迁市沭阳县的70多岁患者,通过江苏云影像平台,我立刻查看到了他之前在当地医院做的CT。”2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俊杰深有感触地说,这是他在去年全国两会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医学影像“云胶片”应用的建议》“照进”生活的真实案例。“使用‘云胶片’,厚厚一叠影像报告就可以放在‘云’里,随时作为诊断依据。”“云胶片”时代的到来,让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感受到便利和实惠,也让张俊杰为民履职更有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张俊杰


建议办理出实效,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有了“时间表”

作为心脏病学专家,长期以来,张俊杰致力于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以及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用精湛的医术服务患者。2023年,张俊杰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两年来,他立足医疗领域,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百姓所盼,传递民情民意。

刚做的检查结果换一家医院却不算数?这令不少患者烦恼,也加重了医疗负担。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张俊杰带来了《关于加快推进医学影像“云胶片”应用的建议》,得到广泛关注和热议,相关部门积极推动落实。

 现代快报第一时间报道代表建议,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张俊杰的建议,现代快报第一时间报道,不断关注进展,#代表呼吁医院检查结果共享互认##医院检查互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等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2024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苏已建成全省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接入,省内检查结果实现了互认。

“目前,江苏2000多家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联互认。”张俊杰说,江苏省云影像平台启用后,预计全年可减少重复检查费用约20亿元。“但由于不同地区医疗资源不同,长三角地区以及全国检查结果的互认互通仍需进一步打通,相关工作也在不断推动中。”

2024年1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也有了“时间表”。《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底,各紧密型医联体(含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实现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全部项目互认,各地市域内医疗机构间互认项目超过200项。到2027年底,各省域内医疗机构间互认项目超过300项;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区域内医疗机构互认项目数超过200项。到2030年,全国互认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检查检验同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结果互通共享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实现常见检查检验结果跨区域、跨医疗机构共享互认。

 张俊杰和同事在看“云胶片”


呼吁多向发力,守护多动症学生健康成长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在张俊杰看来,这不仅是对老百姓的承诺,更是沉甸甸的职责担当。

作为医务工作者,平时工作中张俊杰发挥自身专业所长,定期到街道、社区开展义诊活动,把健康送到老百姓家门口。作为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24年12月,张俊杰携专委会成员赴新疆开展“瓣膜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援疆帮扶”活动,在伊宁市人民医院设立“南京市第一医院张俊杰教授名医工作室”,推动南京医疗援疆从“输血”到“造血”,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作为人大代表,张俊杰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以实际行动践行担当使命。今年全国两会,张俊杰准备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对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教育支持的建议。“ADHD就是人们生活中说的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张俊杰说,班上有多动症孩子,学校、老师该如何对待?他在调研中发现,很多人对这一病症认识不足,不仅容易将此类孩子认为是差生,还可能延误治疗,不利于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张俊杰认为,当前,我国ADHD儿童的教育支持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认知普及—政策保障—资源落地”多层面推进系统性改革,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包容性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帮助ADHD学生发挥潜能,减少因误解和忽视造成的二次伤害,真正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目标。

【记者手记】

一名医生的良心、一名代表的初心

上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河西院区看诊,下午赶到市中心的本部院区,这是张俊杰2月12日一天的工作安排。虽然工作繁琐、紧张,但我见到张俊杰与病人沟通时,他一直是面容亲切、和声细语。很多患者说,找张俊杰医生看病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张俊杰说,自己就是一名平凡的心血管病医生,工作很辛苦,但伴随着一份不平凡的浪漫,让人“动心”,那就是一名医生的良心、一名代表的初心。

张俊杰接待的患者很多都是异地就医,他们来南京寻求更专业的帮助,以前还要拎着一大袋子片子东奔西走。在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后,张俊杰就一直在琢磨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如今,看到推进医学影像“云胶片”应用的建议落地成效、开花结果,他感到“很骄傲”“这项工作很了不起,江苏真正是走在前、做示范”。张俊杰说,这一刻,心脏手术中的“搭桥”和人大代表的“连心桥”融合到了一起。这份“动心”和初心也将一直伴随着他,指引并照亮今后的职业和履职生涯。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卢河燕/文 马晶晶 刘畅/摄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