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是“江苏装备制造”的闪亮名片,也是江苏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江苏着力育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产业发展开启“加速跑”。《链上现代化》,一起来看一辆车拉动的庞大产业链。
江苏台记者黄蒙说:“这里是中车南京浦镇生产制造工厂,这里也是整个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地铁生产制造基地,每天都有2-3辆整车从这里生产下线,发往长三角以及全国各地。”
新年伊始,中车南京浦镇车辆厂的车间里一派繁忙。作为国内轨道交通整车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中车南京浦镇前不久成功中标多个轨道交通项目,迎来新一年的开门红。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标量中,中车南京浦镇占据1/5的份额,位居全国第三。为了加快交付速度,中车浦镇投资建设5G智能工厂,数控中心自动化覆盖率达到93%,产线平均生产效率提升7.7%。
中车浦镇公司总装分厂数字化项目负责人顾卫蕉说:“ 原先每天两辆车,上了数字经营制造平台之后,现在每天可以达到的三辆车生产。而且这条流水线也具备柔性化能力,不同的项目可以在这条流水上面进行共线生产。”
中车南京浦镇持续加大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完成了一系列自主化产品的研制攻关。去年底,“浦镇造”南京9号线地铁列车首次向公众亮相,这是南京首列中国标准地铁80B列车,车辆上的关键部件均为自主化产品,而且都采用中国标准设计制造。
中车浦镇公司技术中心总体设计主管陈小伟说:“以前采用国外的标准,只是技术上的跟随追赶,如果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那就证明车辆在生产设计实验,甚至一些部件的关键技术里面,形成了一套体系,并且走在了国际的先进水平,能够跟其他国家的标准去同台竞技。”
一列车,牵引着整车装备、信号控制、车门系统、制动系统、车辆齿轮箱等一长串交通装备产业链。轨道交通作为装备制造业中产业链、价值链、市场链最丰富的门类之一,产业拉动效应达1:5。而中车浦镇所在的南京,有着110多年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和铁路建造的发展历史,不仅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国家轨道交通整车基地,也是国内为数不多具备全链条生产运营能力的城市,相关企业近200家,覆盖研发创新、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和供应运维等主要产业节点。
信号系统,是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的“控制中心”。去年投入运行的南京地铁7号线,是南京市第一条无人驾驶运营线路。这条地铁线的无人驾驶信号系统,由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承接建设。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恒说:“经过25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我们已形成了三代信号系统产品谱系,并实现了在7省12城40多条线路1000多里程的运营线路的建设。全自动化信号系统已实现了全面商用,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了国内信号系统核心供应商。”
放眼江苏全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基本形成以南京中车浦镇、常州中车戚机车两家链主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产业营收超600亿元。下一步,南京将以整车制造、通信信号系统为重点方向;常州则发挥内燃机车、供电系统等特色优势,加快建设特色化、高端化、创新化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力争在2025年产业规模迈上千亿级台阶,成为全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