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开年以来,江苏各地围绕“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促进新动能集聚、新业态涌现、新产业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推动力、支撑力。
江苏台记者沈杨说:“这里是南京江宁元宇宙产业大厦,聚集了一批元宇宙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作为数字经济的热门赛道,新的一年,从园区到企业都蓄势待发,围绕着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产业的深度应用。”
江苏拥有数量庞大的需要实训的大学生,但部分学校受限于场地和资金,无法满足全部学生的实训需求。面对这一难题,园区企业自主研发了各种虚拟仿真场景和数字人,让学生能够在虚实结合的环境中进行实训,不仅节省了建设成本,老师还能结合场景现场指导,提升实训效果。目前,企业开发的虚拟场景包括了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多个工种,涵盖了数十种高校实训主要场景,已经在全国数百所高校落地应用。
江苏新大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兵说:“2025年,我们将继续依托元宇宙、大数据、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为高校新专业申报、传统专业升级和诊断提供数据支撑,通过联合研发、技术共享等方式,加速教育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转化。”
得益于良好的产业生态,江苏不断在生物制造、商业航天、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赛道“抢占身位”。目前,江苏未来产业核心企业近1700家,核心企业营收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方阵。面对“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的新部署,全省各地正紧扣“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立足各自产业基础,在风电、前沿新材料、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蓄势发力,全力打造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今年将优先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氢能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超前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类人机器人、先进核能等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为打造“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