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体系是以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为目标的社会体系,诚实守信是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石。江苏农商联合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扎实有效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构建覆盖面更广、创造力更强、贡献度更高的农村信用服务体系,积极推动信用治理与乡村治理、产业兴旺和乡风文明的深度融合,为江苏乡村全面振兴、社会共同富裕贡献金融力量。
战略引领,夯实信用体系之基
一是党建共建,高位推动。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党委始终将党建作为引领改革发展的引擎,坚持整体规划、高位推动、前瞻部署,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把党建引领贯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始终,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全省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夯牢夯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基。全省农商银行1900个党组织与1.1万个地方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42家农商银行实现县、镇、村三级共建全覆盖,党建共建覆盖40多家政府部门、1300多所高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常熟农商银行整合40个部委办局325项数据资源,开发“新市民信用评分”模型,实现对新市民信用状况的多维评估与精准画像,累计服务43万新市民,为4030户新市民提供4.7亿元信贷支持。
二是协同推进,多方联动。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每位公民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为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战略落地,在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的组织指导下,一方面,全省农商银行积极主动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广大客户的多方联动,有效整合社会各行业、条线、系统的信用信息资源,实现信用信息资源最大程度的共联共建、共享共用。另一方面,在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建立自上而下的政策传导、业务指导、工作督导机制,着力构建江苏农商银行统筹指导、60家农商银行主体实施、3368家营业网点具体落地的信用体系建设三级联动机制,明确各层级的工作目标和职责边界,确保信用体系建设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层层压实。全省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切实将信用体系建设战略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泗洪农商银行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推动下,出台《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工作实施方案》,有序有力推进信用体系强基工程,营造争当信用户,争创信用村的文明新风。截至2025年3月末,全县共评定信用乡镇15个、信用村275个、信用户17.94万户。张家港农商银行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专业咨询和专项指导,主动对接公积金、社保、工商、税务以及第三方数据平台,实现征信数据的整合与共享。
三是营造氛围,宣传发动。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组织全省农商银行积极履行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把诚信教育列为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信用文化宣传普及工作,推进诚信文化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贡献农商力量。通过开展“诚信之星”“信用示范户”“信用家庭”评比表彰等主题活动,选树典型,形成示范引领效应。线上,通过营业网点LED屏、厅堂电视滚动播放方式,利用公众号、短视频、微电影、直播讲堂等推送方式,科普信用知识,传播信用故事。线下,通过客户经理走千家访万户,面对面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宣传,有效扩大宣传覆盖范围,着力营造人人关注信用、人人参与信用治理的良好氛围。兴化农商银行坚持寓教于乐,将诚信文化通过“三句半”“快板剧”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生动活泼、别开生面的宣传活动。此外,还通过将信用认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纳入村规民约、民主评议等制度体系,引导农户参与信用采集、评价和积分应用,实现信用建设与乡村治理协同共进。
数据赋能,织密信用信息之网
信用体系的建设和运行依赖于高质量的数据支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做好信用工作的前提。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积极创新数据采集、整合与应用模式,通过“人工+智能”“铁脚板+大数据”相结合的方式,持续丰富信用信息的维度和深度,有效提升信用评价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一是“人海战术”夯实数据底座。江苏农商联合银行高度重视基础信用信息的覆盖范围和源头质量,自2013年起,连续12年组织全省农商银行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切实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的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扬“背包银行”精神,组织客户经理采取“人海战术”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广泛开展基础信用信息的核实采集、完善更新工作,用“铁脚板”走出“信息库”,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泗阳农商银行成立专门团队,联合村“两委”逐村逐户实地采集农户信息,推动开展定期年检、数据校核、整村建档立卡。通过整合客户家庭成员信息、房产信息、土地信息、外出务工信息等为客户预授信提供数据参考。截至2025年3月末,全省农商银行已累计为1217.56万农户建立信用信息档案,构筑了坚实的数据底座。
二是数据链接突破“信息孤岛”。为最大限度地打通各方信息资源通道,拓宽信息采集覆盖渠道,逐步消除各行各业系统、条线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孤岛”的逐个突破,为金融服务提供更丰富、更完善、更精准的信息数据。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充分发挥行业服务平台作用,与省发改委、农业农村厅、交通运输厅、财政、税务、移动、电信、供电等单位和部门建立常态化的协作沟通机制,积极推动行业信用数据的共建共享。全省农商银行广泛对接地方政府、乡镇街道、社区村组、企事业单位,通过“行长+镇长+会长”等联动机制,共享行政管理、公共服务、行业协会、第三方数据平台等多维信息资源,补全产业运行和市场信誉“数据链”,有效拓宽信用评价维度,为构建全面、精准、动态的信用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数字风控提供“精确制导”。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坚持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着力打造移动展业平台,支撑一线客户经理高效采集信息、在线办理业务。建设数字化风控中台,深度整合内外部多源异构数据,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持续升级迭代风险计量与信用评分模型,实现客户精准画像、智能审批决策与动态风险预警,为全系统风险防控筑牢“智慧防线”。依托省级平台的强大支撑,各地农商行积极探索应用数字风控。兴化农商银行结合河蟹、龙虾、渔业养殖等特色产业,构建10余个涉农信用评分模型。
张家港农商银行以客户偿债能力和还款意愿为核心,进行信用评级,根据信用等级给予相应贷款额度和利率优惠。积极推广应用“中征信”评分,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水平,有效拦截高风险客户,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信用惠民,共谋乡村振兴之路
信用体系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惠及广大客户,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省农商银行系统通过对信用数据的归集和应用,把守信的无形价值变成有形价值,使诚实守信主体获得更多便利与优惠服务,让信用“软实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硬支撑”,让信用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实现“信用价值-金融支持-产业升级”良性循环。
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多元需求。在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的组织指导下,全省农商银行以“阳光信贷—整村授信”工程为抓手,积极将信用体系建设成果转化为惠民服务实效。江苏农商联合银行与省农业农村厅合作,聚焦广大农户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融资需求,创新推出“农村区域全覆盖、贷款方式全信用、授信过程全透明”的“富农易贷”,截至2025年3月末,“富农易贷”授信户数940.29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77.23%,授信金额9912.12亿元,用信119.56万户、金额1285.95亿元,“富农易贷”推广工作连续两年被写入江苏省委一号文件,被农业农村部评为“金融支农十大典型案例”。全省各农商银行因地制宜,持续丰富信贷产品体系。兴化农商银行积极打造“粮农贷”“蟹农通”等特色产品,精准服务粮食、河蟹等主导产业。邳州农商银行紧扣地方产业特点,创新推出“产业链信用贷”,“一产业一方案”精准对接大蒜、银杏、板材等产业链金融需求,将核心企业的信用优势延伸至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农户,形成“以点带面、全链受益”的信用共享机制。
优化服务流程,提升融资便利。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坚持“让数据多跑路,农民少跑腿”理念,在全省农商银行大力推进服务渠道与作业模式创新。持续迭代升级手机银行,优化用户体验,广泛推广应用轻量便捷的微信小程序与功能集成的移动展业平台,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多渠道协同的服务矩阵,实现信贷业务从线上申请、智能审批向在线签约、便捷放款的全流程办理,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普惠性。同时,加速推动“三台六岗”信贷模式转型,通过重塑信贷作业流程,实现前中后台专业化分工与标准化、集约化运营,显著压缩业务处理时间,提升审批效率与风险管控的精准度。镇江农商银行升级智能信贷产品体系,迭代“镇享贷2.0”纯信用线上产品,配套“普惠E贷”智能融资服务,通过智能审批系统实现个贷业务时效提升30%,提供“秒申秒贷”服务体验。句容农商银行开发上线的“数字乡村”平台,推行“互联网+乡村治理+普惠金融”模式,在全市12个乡镇53个自然村投入使用,系统录入户籍数5.23万户,授信人数8128人,授信金额7.88亿元。
落实惠农政策,鼓励诚实守信。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着力营造“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社会信用环境,积极与省农担公司、省信保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基于风险共担,联合开发“省农担”“苏农贷”“苏科贷”等一系列以信用方式为主的信贷产品,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高效金融支持。扎实推动“三农”及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专项行动,依托信用评级和动态评价,让优质守信客户享受利率优惠、额度提升等权益。对还款困难但意愿良好的守信人,采取无还本续贷、贷款展期,鼓励客户践行承诺,维护信用。充分运用财政贴息、支农支小、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小微支持工具等各项政策资源,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推动国家惠企惠民政策精准传导到客户。截至2025年3月末,全省农商银行对私信用贷款余额2920.14亿元,较年初增加56.78亿元,加权利率较年初下降19BP。今年一季度全省农商银行累计为7.44万户小微企业办理转续贷1034.7亿元。
通讯员单 鹏 郑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