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生产的机器人能干啥?
答案藏在——生产车间里,它们自动导航运输物料;消防现场,它们能攀爬楼梯辅助救援;街头巷尾,它们忙着配送快递……花式“整活”,“盐城造”机器人正在解锁更多应用场景,赋能千行百业。
流水线上的“新伙伴”
在“机器换人”的时代大潮中,工业场景是机器人的“主战场”。
一款集移动底盘、多层托盘和机械臂于一体的仓储机器人,能精准完成货架高层货物抓取,让全厂物流自动化成为现实。与人工搬运相比,机器人搬运效率更高,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且能避免人为失误。
这样的产品,即将在建湖问世。
走进建湖海柔仓储机器人基地,厂房内机器轰鸣,车辆穿梭。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年产新型仓储机器人6.5万台。目前主体厂房已封顶,计划6月中旬试生产,2025年可实现开票销售2亿元以上。
作为全球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海柔市场占有率已超80%,并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行业“独角兽”企业等多项荣誉。
工业配送机器人、打磨机器人等越来越多应用在生产车间,成为“标配”。流水线上各式各样“新伙伴”的加入,也让盐城本地制造企业逐步走向“智造”。
身怀绝技的“特种兵”
可以对抗户外极端环境,轻松征服35度斜坡,跨越半米障碍,驮着500公斤设备稳健前行……一款军绿色、拥有独特仿生六足的特种机器人——“捕鸟蛛”,是大陆智源在盐城研发的多款新系列机器人中最早量产的一款。
“‘捕鸟蛛’可根据客户特殊需求进行定制,实现不同功能,应用在城市应急灭火、户外林地探测、矿山崎岖路段、梯田农耕等场景。目前,这款产品在盐城也有了订单。”大陆智源有关负责人分析,机器人要代替人类工作,就需要尽可能拥有人类一样的行动能力,同时还要比人更能适应复杂环境的作业。但目前,市面上很多机器人的移动能力较弱,这也是行业的一大痛点。
大陆智源正是瞄准这一痛点,以自主研发第三代机器人底盘为核心,拓展各类型机器人产品,涉及安防、光伏、保洁、物流、农业、养殖等多个领域。
大陆智源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研发的‘捕鸟蛛’底盘技术,让机器人在碎石地、泥泞路都能灵活行走,就像给机器人穿上了‘越野鞋’,解决机器人移动难题,满足复杂、极端环境下的应用需求。目前,该项技术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餐厅里的“欢乐送”
在市区商圈必胜客餐厅,一款由普渡机器人生产的“欢乐送”餐饮机器人正优雅穿梭,可精准完成送餐、回盘、接待等流程。
步入普渡机器人建湖工厂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让人眼前一亮,机械臂在空中精准地挥舞,将一个个零部件巧妙地组装成完整的机器人。每一个机器人在完成组装后都要经过严格性能检测,确保其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成品区,一排排设计美观、形状不同的机器人整装待发,即将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
目前,普渡机器人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餐厅、休娱、医院、酒店、办公楼等场景,主要客户包括海底捞、星巴克、必胜客、日本云雀、松下、比亚迪、喜来登酒店等。
据了解,公司初代类人形机器人将于今年实现全面商业化落地,有望为通用具身服务机器人商业化应用带来具有突破性的变革与创新。
“跑”向全国的“无人车”
西伏河机器人产业园内,几辆拥有大“肚量”的白色四轮小车,“悠闲”地行驶在路上。根据人群聚集程度,售货车不时发出提示声,并在一定范围内自行移动。碰到有人招手就主动停车,这样的画面俨然成了街头一景。
这些小车是新石器无人车。
走进新石器L4级无人车制造工厂,车架上线、安装线束、底盘安装、传感器标定等生产流程一气呵成,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设备,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求严谨,确保产品都能达到用户的期望。
在无人车候检区,X3和X6两型无人车停放有序,等待出厂前的道路行驶检测。在不同地势和极端环境中接受性能测试后,一辆辆代表“盐南智造”的新石器无人车即将奔赴各个城市,形成金融服务、快递、餐饮、零售、物流、政务服务等多领域一体化的全覆盖应用,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新石器(盐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景瑶介绍,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中央域控硬件架构、自建工厂把控核心工艺等,不断增强竞争力,努力为目标客户带来高科技、高效率、低成本的产品。
从工业制造到公共服务,从特种作业到日常生活,盐城机器人正在不断拓展应用场景。随着技术迭代,这些“钢铁伙伴”还将展现更多可能:海上风电无人化运维、农业智慧种植、骨科手术“助手”……在盐城,机器人产业的星辰大海,或许才刚刚开始闪耀。(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