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徐州:聚焦三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向“新”而行

本报记者 王正喜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为各地结合实际推进生产力变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江苏徐州正在依托制造业这一“看家本领”,推动传统产业“发新芽”、新兴产业“长成林”、未来产业“快生根”,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点。

升级传统产业

推动从低到高的跃升

传统产业通过要素重塑、转型升级,同样会产生新质生产力。徐州的传统产业占比超过六成,是不能放弃、全力守护的家底。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徐州抢抓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同步推进技术革新、管理创新、产品更新,促进发展提速、层次提升、效益提高,不断做优做强传统产业,向高端跃进。

一台起重机最高能吊多高?最重能吊多重?

170米高,230吨重。这是徐工集团生产的一款轮式起重机给出的答案。3个月前,这款起重机在河北衡水完成了单机容量6.25兆瓦的风机安装,将重120吨的机舱和长95米、重28吨的扇叶吊至160米的高空,仅用时20分钟,第七次打破全球最大轮式起重机纪录。



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了1家千亿、100家亿元以上、1000家中小企业的“1+100+1000”企业创新矩阵,累计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2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家。

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汽车起重机、压路机等16类主机保持国内行业第一,新能源重卡连续跻身国内行业第一。徐工产品出口到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装备制造走向世界的名片。

作为老工业基地,徐州的煤炭开采及其相关设备的制造开始都比较早。徐州华东机械有限公司在极薄煤层做出“厚”文章,让60厘米厚度的煤层也可以进行保护性开采,为极薄煤层开发找到了产业升级的路径。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让传统产业重焕生机,需要摒弃粗放式发展,转向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

钢铁产业是徐州的传统产业,也是徐州的优势产业。为了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徐州金虹钢铁集团开发并交易I-REC国际绿证,为全国加快钢铁企业推动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提供了典型示范。

徐钢集团总经理陈善辉介绍,最近三年,企业提前进行设备更新,先后更换了近2000台电机和66台变压器,全面完成全流程环保超低排放改造。新上的淮海经济区最大2120立方米高炉、2条特钢生产线,更是推动企业安全、环保迈上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传统产业不代表落后产业,传统产业里面也有新质生产力,也有高科技。产业高端不高端,关键看产品高端不高端。作为“淮海粮仓”,徐州围绕优质稻麦、绿色蔬菜等5条市级重点全产业链,打造了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联农带农紧的绿色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一头蒜,种出了“大蒜产业全产业链”;“一棵银杏树”,变满地“金黄”为“黄金”;一根牛蒡,牛气冲天,做出了牛蒡酱、牛蒡茶、牛蒡食品等110余种系列产品……

壮大新兴产业

推动从小到大的成长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点。

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近年来,徐州坚持推陈与出新并举,新兴产业茁壮成长、蓬勃发展,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超过千亿元,安全应急产业处于国内第一梯队、矿山公共安全装备占全国1/3份额,集成电路与ICT、医药健康产业拥有了一批拳头产品。

从2017年“数字经济”首次写入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到2020年“数字徐州”建设项目启动,再到2022年《徐州市数字政府建设规划(2022—2025年)》发布,徐州始终把数字政府发展摆在突出位置。



坐落于云龙湖畔的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是徐州高质量发展的策源地之一,涌动着澎湃的创新动能。徐州市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快手徐州直播基地、23度技术、蛋壳网络文化等多家企业云集,智慧城市、数字艺术、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等产业在此集聚。

5月29日,泉山区政府与360集团举行合作签约活动,在人工智能底座搭建、大模型研发应用以及网络安全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全面赋能徐州新质生产力发展。

作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国家双千兆城市、全省智改数转成效明显地区,徐州正在以创建国家5G应用“扬帆之城”和“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为牵引,加快“智改数转网联”,为工业向智能制造提速提供坚实的网络保障。

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新的技术和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101米,徐工第五次刷新亚洲登高平台消防车最高米数纪录;海伦哲带电作业特种车辆制造保持行业领先;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科研优势加上产业优势,带动徐州成为全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先导区。

“充分依托‘部省共建’‘部校共建’,做强矿山安全技术与装备、消防应急装备等优势领域,将擦亮‘中国安全谷’金字招牌。”徐州高新区安全科技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主任滕文桦对记者说。

经过近几年发展,徐州东湖医学产业园南北两翼(徐医大新校区、医药高职校东校区)雏形初现,复星医药徐州产业园、思路迪创新药物研发等项目加快建设,徐州医科大学产业园、徐州健康产业园、淮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中百余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快集聚,加速医药健康产业迈向中高端。

从创新能力看,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枢神经治疗药,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的胰岛素类药等30多个产品同类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徐州已在中枢神经类药物、四高一抗药物、3D打印医疗器械、细胞治疗药物、干细胞制备存储等技术领域,具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突出招大引强、培大育强,聚焦强链补链延链,徐州会形成更多竞争力强的新兴产业集群。



培育未来产业

推动从无到有的突破

未来产业决定产业未来,今天的未来产业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

去年以来,徐州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坚持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一体部署,前瞻布局了“5+X”未来产业体系,一体推进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应用场景建设和重点企业培育,积极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如何更高效环保地利用地下资源?能否将超算中心部署在深地空间?在徐州卧牛山下,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专注于深地科学与工程研究,正在加快深地空间储气、储热、储油、储废、储能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深地未来产业发展。

氢能利用,抢抓未来。为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布局,徐州积极打造氢能应用示范场景。作为氢能产业供应链重要一员,江苏恒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已覆盖氢能全产业链,可以满足氢能产业的多样化发展需求。

紧盯第三代半导体行业风口,徐州闻风而动,“起舞”前沿,鑫华半导体的电子级多晶硅、中环领先的大硅片、博康信息的光刻胶、鲁汶仪器的刻蚀机在细分领域国内领先。



新材料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作为一家专门从事3D打印金属粉末研发生产的企业,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增材制造用高性能合金粉体材料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如今,威拉里金属粉末生产车间已有5层楼高,真空气雾化金属粉末制备生产线上的设备,已经更新到第九代。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叶国晨介绍:“人造牙齿、假肢关节、心脏支架……不仅是医疗用品,工业模具、航空航天新型高温合金材料等都能用金属粉末‘打印’出来。”

推动能源体系转型,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徐州目前拥有400多万千瓦的新能源装机,需要储能来平衡电网。5月31日,苏能股份垞城电厂200MW储能电站正式并网启动,全市还有7个新型储能项目、2个抽水蓄能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这将为徐州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注入强大动力。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提前布局,全市上下正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着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新质生产力厚植发展沃土。在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多贡献中彰显“徐州作为”,在更大力度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探索“徐州路径”,在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徐州担当”。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