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千年运河千里行”采风团沿运河下扬州 感受运河新风

昨天下午,“你好!大运河”2024京杭对话“千年运河千里行·新马可·波罗游记”采风团自北京出发,到达扬州站。“新马可·波罗”代表、中外媒体代表,在“大运河体验官”的带领下,在扬州感受运河蝶变、城市生活和文化魅力。

跟着《马可·波罗游记》,采风团沿运河下扬州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主办的2024京杭对话即将在杭州举行。作为重头戏之一,“千年运河千里行”采风活动从北京起航,经扬州、杭州等运河沿线城市,一路感受运河新风。



采风团参观马可·波罗纪念馆。王璐 摄

“700多年前,马可·波罗沿大运河南下游历中国,推动东西方交流,如今,大运河依然是中外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国新闻周刊助理总编辑郑利文介绍,今年的“千年运河千里行”特别邀请外国达人,特别是意大利嘉宾参与活动,从历史深处走来,来一场“新马可·波罗游记”。“扬州是大运河的原点城市,也是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马可·波罗曾在扬州担任三年官职,这些文化元素使扬州在马可·波罗的眼中显得独具魅力。因此,扬州是本次采风活动的重要行程点位。”

采风团在扬首站,便来到位于古运河畔的马可·波罗纪念馆。跟着讲解员,时而驻足观看,时而用手机拍下重要信息,北京语言大学意大利籍留学生伊雅格外入神。

“新马可·波罗”,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运河、扬州

采风团第二站来到扬州非遗珍宝馆,在扬州漆器、扬州玉雕、扬州八刻等“扬州工”的非凡技艺中,感受精益求精的运河精神,在古琴、扬州清曲、扬州木偶等非遗展示与互动体验中,品味流动的运河文化。



采风团成员体验雕版印刷。

看着一件件非遗珍宝,听着每个艺术品背后凝结的巧思和工匠精神,中国新闻周刊英文版专家詹姆斯连连惊叹。“太震撼了!最让我震撼的是,做好一件作品,大师需要付出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很多技艺更是不可思议。”詹姆斯说,他了解到因为运河,扬州曾是经济、文化中心,通过流传至今的工艺和珍品,也可见扬州的繁华。

“其实,来之前关于扬州、关于运河,我做了些功课,实地参观后,对于城市历史、文化及扬州在运河申遗过程中所作的贡献,感受更加直观。”杭州国际传播中心记者房婧怡说,就京杭大运河而言,连接的不只是北京和杭州两座城市,希望以大运河为媒介,通过媒体报道向海外展现像扬州这样运河沿线城市,发掘它们的美。

“我们来到中国学习的外国人,通过我们在中国每一天的经历,都可以向朋友、家人传播中国文化,我们就是‘新马可·波罗’。”伊雅说,马可·波罗通过一部游记让欧洲了解中国,“而现在,我们有更多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让更多没有来过中国、没有来过扬州的朋友,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实习生 周樟越 记者 王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