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项凤华 徐苏宁 文/摄)随着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加大,人们对异地就医的需求越来越大。2月28日,全省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南京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刁仁昌作交流发言,分享了南京市异地就医相关工作。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21年南京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费用114.24亿元,结算372.33万人次。
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结算量占全国8%,位居全国第二
刁仁昌介绍,国家《“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明确,“逐步实现住院、门诊费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江苏省医保局连续三年将异地就医工作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指标,协同带动全省向其他地区释放优质医疗资源。南京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把推进异地就医服务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南京市医保局党组将其作为2021年南京医保民生实事第一项内容,定期研究按月调度,规范完善异地就医待遇标准,实现门诊“一单制”异地结算,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标圆满完成。
据了解,2021年,全市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费用114.24亿元,结算372.33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2.4%和53.1%。其中,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结算量占全国8%、全省80%以上,居上海市之后,全国城市排名第2位;异地就医“有事@我”服务机制被评选为全国医保服务经典案例。
携手上海实现异地就医“不用带卡”,率先完成“长三角”门诊全覆盖
异地就医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其中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如何解决?
刁仁昌介绍,聚焦百姓之“急”,南京创新不见面服务模式。率先建立“有事@我”异地就医服务机制,设立70多个微信工作群,服务各省市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只要在群内@南京医保,立即启动服务引擎。率先实现异地就医公共服务标准化,建立手机、网站、传真等6种不见面备案渠道,携手上海在全国首先开通“医保电子凭证”扫码支付应用,实现异地就医“不用带卡”。率先强化异地就医协议管理,在年度考核中设立加分项。
聚焦百姓之“难”,南京优化完善信息平台。率先建成全市统一的异地就医信息平台,将联网医疗机构与国家、省异地信息平台无缝对接。率先接入“国家跨省门诊平台”,在联网测试中开出全国首张跨省门诊结算发票,异地就医门诊结算量排名第一的综合医院、非公立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均来自南京。
聚焦百姓之“愁”,南京破题多渠道异地就医。率先推进跨省“慢特病”门诊结算,涵盖全部81项门诊病种,为南京参保人累计提供26.54万次结算服务,规模全国第一。率先推进医院到药店的突破,实现与省内和跨省异地药店联网结算,全年结算金额占全省50.3%,人次占52.7%。率先破题“互联网+医院”异地门诊结算。
聚焦百姓之“盼”,南京扩大服务覆盖面。率先完成“长三角”门诊全覆盖,南京市在长三角区域内跨省门诊直接结算人次约占结算总量的四分之一。率先全面释放优质医疗资源,将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护理院等不同类型共489家医疗机构纳入联网范围,满足异地就医人员多元化就医需求。
建立异地就医监管立体格局,探索打造跨区域医保一体化通办服务
南京医疗卫生资源丰富,异地就医需求旺盛。刁仁昌介绍,南京遵循“共建共享共治”理念,依托“我的南京”APP,打造“医保高铁”手机云平台,建成运行“三医联动、实时共享、动态监测”的医保大数据平台,覆盖全市5000多家定点医药机构和医药企业,累计使用超100万人次,目前每天有上万人次使用。针对异地就医政策差异大、人员流动强、服务监管难等问题,开发“医保高铁”“异地就医”模块,形成“一部车头—医保高铁”带动“两台引擎—阳光监管平台和医保智能监控系统”的异地就医监管立体格局,监测分析医疗机构异地就医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出、就诊人次、次均费用等核心数据指标,通过审核、稽核、协议管理等手段,规范医疗机构服务行为。
据统计,2021年异地来宁就医人群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占全市就医结算总量近30%,上海市、安徽省和山东省来宁就医57.4万人次,医疗费用26.99亿元,分别占省外来宁就医的77.8%和75%;镇江、盐城和淮安来宁就医103.4万人次,医疗费用26.62亿元,分别占省内来宁就医43.6%和37.21%。南京异地就医工作充分保障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流动的需求,以及异地参保群众、随迁老人、子女追求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要。
刁仁昌表示,下一步,南京市将根据国家和省局部署,持续完善异地就医服务和协查联动机制,优化“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建设,探索打造跨区域医保一体化通办服务,完成“服务一城”向“服务全国”的角色转变。
- 南京
- 2022-02-28 18:43:48
- 南京
- 2022-02-28 18:41:40
- 南京
- 2022-02-28 18:35:22
- 南京
- 2022-02-28 18: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