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升的阳光洒入小窗
车水马龙声渐渐清晰
此时此刻,不少天津人正纠结于清晨第一道“选择题”——
今天早上吃点嘛?
市民、游客正在天津吃早点。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天津是个热爱美食的城市
从当地人挂在嘴边的老话儿——“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
就足可见其对美食的“执念”之深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作为一日之始
“吃好早餐”更是天津人心目中的大事之一
锅巴菜、老豆腐、面茶、茶汤、菱角汤
卷圈、炸糕、糕干、牛肉饼、油条、煎饼果子……
在天津,早餐“报菜名”也能来一段贯口
单说“果子”这一项,就有果篦、糖皮儿、鸡蛋果子等好多种
住上一个月,早餐都不用担心重样
甜味咸味,包含人生百味
南来北往,总能抚慰人心
在天津市红桥区西北角欢庆西胡同,商家在制作天津老味茶汤。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
陆通南北、水贯东西的天津地理位置优越
自古就是我国北方的商贸中心之一
通达便利的交通、繁忙运转的码头、悠长的民俗历史
都影响着、塑造着津城多元交融、兼收并蓄的美食文化
提起天津“早点好”,不少人最认西北角
这儿的早点主打“量大实惠,吃着舒坦”
西北角坐落于天津市红桥区
因地处天津老城厢西北一隅而得名
区域内有245家商户,其中225户从事的是食品经营这一行
在天津市红桥区西关大街,一家早点铺经营者在制作炸糕。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小小推车,简单门面
一位位“身怀绝技”的“大师傅”就隐于不起眼的街巷之间
虽然风格低调,但他们做出的美食却让人交口称赞
能把店面开在这儿
证明已经通过了几代“哏儿都”人的“考验”
漫步于此,错个身就可能邂逅“百年老店”
作为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
刘宇顺家里五代人从事煎饼果子制作已有110余年
从走街串巷、摆摊经营到如今拥有了干净整洁的店铺
“粉丝”越来越多,但几代店主初心未变
选材、晾晒、制酱、打浆、烹炸……
制作一套煎饼果子要经历不止72道工序
刘宇顺说,做早点是个“勤行”
为了让大家吃得热乎舒心
一家人常常从凌晨5点忙活到晚上12点
糕干制作人王凤强的店面开在“美食街”内
细腻绵软的豆沙馅儿、酸甜可口的红果鸳鸯馅儿
咬上一口米香浓郁、温润松软
仿佛时光倒流,回到童年
有的“老主顾”一大早就守在店门口
还有的“新朋友”跨越百里来“寻味”
位于天津市红桥区西北角的一家糕干门店。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从1938年起,王凤强祖上几辈人一直守着西北角
将糕干制作的“小生意”传承发展为备受欢迎的“津门老字号”
糕干需要现做现卖
为了不让顾客排队等候太久
王凤强每天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准备
但他说,只要看到顾客挑起的大拇指和回味时满足的笑容
自己就好像忘记了身上的疲惫
距天津西站仅几公里的美食圈
成了京津冀地区不少游客的周末“打卡地”
日均往来游客1到2万人次
人们在天津市红桥区西北角一家早点铺前排队购买早点。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为了让市民游客“吃好玩好”
红桥区打造了“西北角特色美食地图”
美食坐标、进出位置、紧急避难场所等一目了然
铃铛阁社区党委副书记任翠蓉说,街区路边还新增了休闲座椅、移动洗手间
区内公安、消防、市场监管、志愿服务等队伍也紧密联动
共同保障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周边秩序
以安心又暖心的环境迎接八方宾客、远亲近邻
在天津市红桥区西北角,人们走过入口处的美食导览图。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时光流转,老味不变
这里没有豪华的门面
只有经过岁月沉淀的牌匾
这里是“探店神地”,是“碳水商圈”
更是老天津的人间“烟火气”
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松弛感”的体现
“花样百变”的天津早餐,你最想pick哪一款?
记者:刘惟真
摄影:孙凡越
编辑:李依伦 张铎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天津分社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