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声声入耳,民忧事事关心。今年以来,滨海县紧贴群众诉求,聚焦关注度高、获得感强的民生项目,办好群众“心头大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持续提升。
社会保障更有温度
民生是幸福之基、和谐之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围绕群众所盼,兜牢民生底线,优化服务供给,全方位打造民生幸福新标杆。”滨海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把“群众愿景”变为“幸福实景”,滨海强化公共服务,促进群众就业,全心全意办好民生实事,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推动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社会保障有温度,贴心服务暖人心。滨海聚焦返乡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保全覆盖,在深化共建共享中推进民生幸福提档。“一直想在家门口找个工作,既能方便带孩子,也能贴补家用,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之前在外地打工的李颖,因为孩子读书选择在家乡发展,对自己的新工作很满意。
滨海医共体建设入选全国县域医共体建设优秀创新成果,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等5项工作入选全国优秀创新案例,在全市率先实现医保“刷脸”结算全覆盖。2019年,滨海县成为紧密型医共体国家级试点县,试点经验连续三年入选国家典型案例。2024年3月,滨海县人民医院和滨海县中医院分别组建两个“医共体”。县人民医院建成运行数字化医共体驾驶中心,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养老扶幼更显贴心
滨海县通榆镇养老服务中心,房屋幽静整洁,老人们茶余饭后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其乐融融。作为滨海第一家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该中心设置养老护理床位近300张,可为周边渠南四镇特困人员及全县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
“小食堂”服务“大民生”。滨海将“长者幸福食堂”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县民政部门根据老年人口分布和需求情况,合理布局“长者幸福食堂”,做到食材新鲜卫生、环境安全温馨。“我们严格把控菜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确保老人吃到健康可口的饭菜。”珺悦府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站长汪素梅说,专业送餐队伍还为高龄老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送餐上门,真正实现“食无忧、乐享老”。
滨海县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居家养老,逐步完善社区养老,让养老从老有所依到老有所乐,目前全县14000余名老人正享受助餐服务。
滨海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均衡的优质教育资源。“投入使用以来,我们以主题阅读、行思分享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确保孩子们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家长们很满意。”滨海县实验小学开发区校区负责人表示。
民生福祉更有质感
让人民享有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是民生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滨海始终坚持为民生“加码”、为幸福“提速”、为生活“添温”,把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作为美化环境、刷新“颜值”的重要抓手,让幸福滨海真正被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在县城银厦广场的扬帆起航公园内,改造后的公园让人眼前一亮,蓝色“风帆”造型雕塑矗立中央,四周彩色绿化点缀衬托,配备的坐凳、爱心驿站和服务岗亭一应俱全,方便周边居民和逛街市民休憩,享受惬意舒适的城市生活。“我们对原有空间重新规划,出新雕塑形象,丰富绿化品种,保留原有植被,营造生机盎然的景观,延伸‘公园+’社会服务内容,让市民健身休闲有更好的去处。”滨海县城管局负责人介绍。
随处可见的口袋公园、色彩斑斓的休闲绿地、整洁清澈的河道沟渠,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滨海全面建设宜居新城,努力提升环境品质,城乡面貌获得显著提升,东海大道、滨海大道、北海大道等交通路网全面建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顺利创成。“我们让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转换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幸福。”滨海县住建部门相关人员介绍,目前县城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大幅提升,群众烦心事得到切实解决。
伴随着一张张保障网的织牢织密,滨海的民生“底线”刻度接连抬升,群众的幸福曲线持续高扬。行走在如今的滨海,产业生机勃勃、社区舒适宜居、道路通达四方、基础设施齐全……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一幅美丽宜居的滨海新画卷正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