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改革勇争先】新自然经济改革践行者:南京的这家动物园逆袭成“顶流”

开栏语:大江流日夜,改革曲未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江苏考察,先后赋予江苏“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等重大要求。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继续走在前列的目标。近一年来,各项改革举措在江苏深入实施,成效显著,激发强劲发展动能。8月4日起,《江苏新时空》将推出系列报道《改革勇争先》,聚焦全省各地深化改革的铿锵足迹和鲜活实践。

提到南京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旅游景区,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一定榜上有名。这座坐落在南京城北快30年的老牌动物园,近年来网络热度不断增加,接待量屡创新高,赢得口碑和流量的“双丰收”。它是如何做到的?

湖南游客王可涵、吴晓雪说:“我们来南京只有一天,专门来到红山森林动物园,都没去别的地方。”



这个暑假,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日均游客量超过1.5万,外地游客占到近八成,成为南京旅游的必打卡点之一。

红山的魅力在哪里?走在红山动物园里,与传统印象里的动物园不太一样,动物不再被分类“圈养”在铁笼子里,而是在还原的野生环境里展示天性。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食草片区副主管张藐说:“小熊猫在树上采食嫩叶,小麂在林中穿梭,鸬鹚在水中捕鱼……我们希望游客能看到动物的健康自然生活状态,我们也希望动物有充足的躲藏空间,因为每个动物都需要安全距离。”



“一切以动物为先”,这是红山动物园在应对传统动物园转型发展中给出的选择。改造老旧场馆、取消动物表演和付费投喂、开展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一系列走在全国前列的“破题”之举,树立起行业标杆,形成了从传统动物园向现代生命教育平台转型的破局之路,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社会对动物保护的态度。

游客俞刘浩说:“看着这些动物都非常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这里我感觉得到了放松,人和动物可以得到很好的和谐相处。”



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保护投入增加带来经营压力增大。2020年,一场关于动物园如何生存的网络直播“出圈”,再次引发全国关注。当时动物园负责人提到,会有一波旅游的报复性反弹,可是我等了三个多月,还没有多少人来报复我。未来动物园如何生存下去,让我很焦虑……



过去主要靠门票收入的动物园该怎样抓住机遇?红山动物园不等不靠,率先投身市场和网络洪流,再次果断地进行改革。饲养员化身“主播”,对着直播镜头讲述日常故事。赋予每只动物独特的个性,打造出“杜杜”等人气角色。策划“动物爱心认养计划”等活动,集聚大批“铁粉”,形成了口碑传播的强大效应。和各大品牌合作推出联名文创产品,持续扩大动物园的IP影响力。

游客朱珠说:“我们刚才从高黎贡展区过来,到这边看到更多的延伸产品,觉得蛮有意思的。”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森灵野集”项目主管杜颖说:“我们现在开发了二十几种产品,比如说高黎贡的咖啡、唐家河的蜂蜜,聚焦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给当地的农民也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

不久后,红山动物园的非洲区、四川唐家河展区等将陆续上新,为野生动物保护和教育带来更多创新和发展。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说:“我们不断地更新自己固有的认知和理念,越来越倡导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落地一些应用场景,策划了很多非常温馨的、有感染力的、有亲和力的寓教于乐活动,建立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知,倡导每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来支持参与整个国家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中。”



如今,红山动物园已成为展示南京城市温度的最佳载体之一,260种、3000余只野生动物在这里自在生活,年吸引游客近800万人次,30岁以下超过六成,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授予“新自然经济示范基地”,成为全国唯一获此认定的动物园。

记者手记:舍得方能长红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成功转型,让我们看到了改革发展的破与立,价值追求的舍与得。转型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式,重构价值创造逻辑,红山动物园没有因发展困境而“急功近利”,而是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市场化改革路径,实现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支撑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形成具有城市标识度的文化IP和消费新场景,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例证,为城市文旅升级与生态价值转化探索了可借鉴的经验。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