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和代表们共商国是,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专栏“春风习习暖江淮——向总书记汇报”,记录8500万江苏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交出了一份“走在前、做示范”的厚实答卷。
还有十多天,我们就将迎来全国两会。住苏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提前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民情、倾听民声、搜集民意。让我们走近代表委员,倾听他们的履职故事。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
春节刚过,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就立即投入到博物馆一线,谋划准备今年几项重点的博物馆社教活动。2月23日,南京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将在南京六朝博物馆联合启动“博物馆里的思政好声音——博物馆里的中国”活动。这几天,宋燕正忙着和同事们为活动做好最后的准备工作。
去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宋燕告诉记者,回来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多场专题会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有关文博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市文旅局也把“博物馆之城”建设作为全局重要工作,力求博物馆建设更完善、更成体系,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积极推动全市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充分发挥好博物馆作为学校教育“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宋燕和同事们去年与20多家中小学结对开展活动,送流动展览进校园,运用教育系统线上平台,扩大传播范围。例如六朝博物馆进入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非遗周周学”“六朝青”博物馆课堂进社区(校园)志愿服务等14个社教项目入选国家级优秀案例、“梅园风范万古青 致敬楷模勇作为”主题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书画经典中的党史南京城里的红色故事”等入选全国“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精品项目。
去年全国两会上,宋燕提交的建议中有一份是《关于将“儿童友好型博物馆”列入“儿童友好城市”发展规划的建议》。宋燕介绍,该建议由国家发改委主办,并汇总了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住建部的意见,对她进行了回复。目前,相关单位正在指导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展儿童友好型博物馆的建设标准。同时推进全国儿童友好试点城市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博物馆的建设,比如完善博物馆的空间设计的功能、展陈等。
立足自身岗位,宋燕也在工作中围绕“儿童友好型博物馆”建设开展了多项实践。例如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作为“儿童友好型博物馆”试点单位之一,对展品展柜、灯光的高度进行了优化调整,对展牌文字介绍进行了优化,更适合孩子们观看阅读。而在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去年专门为青少年打造了“对话自然——探索园林里的昆虫世界”展览,整个展览从内容策划、展陈方式、社教活动均围绕孩子们的需求进行设计。
今年全国两会,宋燕准备提交的建议还是以文博工作为主,比如有关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关于进一步发挥高校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建议等。宋燕介绍,随着“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人走进博物馆。2024年,南京全市博物馆接待客流量超达4800万人次。其中,南京市博物总馆的直属场馆客流量超430万人次,并中博热搜榜中进入全国“百强热门博物馆地市馆”前10名。
“我们国家的博物馆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藏在’高校里的博物馆。高校博物馆无论在教书育人还是文化传播上,都既要体现其学术魅力,又要发挥其最好的社会教育作用更好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宋燕介绍,2024年6月开始,我和市文联的同事们在南京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下,对南京的高校博物馆做了一个整体调研,一直持续到9月1日,“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成立,同时“首届南京高校’博物馆’联展”暨大学新生“第一课”活动也同步启动,取得了较好社会反响。“基于此,我准备了该建议,期望更多的高校博物馆更好的发挥教育功能,更好的赋能城市生活。”宋燕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文 朱信智 曾宏亮/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