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10月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正式开诊。首日迎来了6位预约患儿家庭就诊,但其中只有2位符合就医条件。一医生反映,有人私下联系是否能加号,结果他的孩子才2岁。医生提醒,还没到上学的年纪,家长真的无需如此焦虑。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学习困难门诊”已成为“网红门诊”,开设这类门诊的医院越来越多,设立的分支越来越细化,比如注意缺陷多动门诊、抽动障碍门诊、孤独症疑难杂症联合门诊、语言发育迟缓门诊等等,门诊热度居高不下甚至一号难求。我国之前的研究显示,数学障碍患病率与其他国家基本持平,占儿童总人口的3.3%至6%。事实证明,学习困难门诊的存在使得一些存在神经发育问题、情绪和精神心理障碍等潜在疾病的孩子能够被尽早发现和诊断。早期的干预和治疗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一定作用,这些医学知识也渐渐成为社会共识。
对于孩子的学习困难,更犯难的其实是孩子家长。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是不是就是存在学习障碍?何种情况需要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干预治疗?孩子如果真的存在学习障碍,家长能够为孩子做什么?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需要家长理性面对、耐心求解。
其一,孩子“学习困难”不等于学习态度有问题。孩子可能存在书写、阅读、数学等某方面的学习障碍,如果家长一味将其归于学习态度等问题,可能会造成孩子焦虑、抑郁。一些学习困难需要及早进行医学干预。
其二,孩子“成绩不理想”不等于“学习困难”。在家长眼中,学习困难是教育问题。而正规医院开设学习困难门诊,是将学习困难当成医学问题来看待的。什么才是“学习困难门诊”可以医治的范围呢?就拿数学学习障碍来说,主要指与数学能力(数感、运算能力、数学推理能力等)有关的一种或多种认知加工能力的缺损而导致的数学学习成绩落后。诊断学习障碍之前,还需要注意是否与其他临床或非临床问题混淆,如智力障碍、未校正的视觉或听觉的敏感性障碍、其他精神或神经症性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换言之,不是所有的成绩不理想都需要通过诊疗进行干预,也不能给孩子乱贴标签。
其三,“学习困难门诊”不是“提分神器”,更不是“万能神药”。对于家长希望看完门诊后,孩子能成为“学霸”,医生直言这是一种极端情况,很少会出现。一旦这类门诊的诊疗范围被泛化被神化,可能导致这类门诊的一些诊疗手段被滥用,也不能排除有不良医疗机构将此类门诊当作“摇钱树”,跟风设立学习困难门诊,对一些原本无需诊疗的孩子也来者不拒,进而导致学习困难门诊出现功能异化。若想防范这类门诊被异化,医疗机构就得为学习困难门诊制定更细致更规范的诊疗标准,管理部门也要加强监管,进而确保学习困难门诊依法依规科学运行。
总之,社会尤其是家长对这类学习困难门诊还需理性看待,切莫盲目跟风。很多人感叹,这届家长不容易,当一个理性的家长更是不容易。学习困难门诊,也成为考验家长的一面镜子。有“鸡娃”的家长,一旦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就开始病急乱投医,这种心态需要反思。按照医生的说法,要去医院寻求帮助的毕竟只是少数孩子,家长们不必庸人自扰。面对孩子的一般学习问题,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孩子“加油”不给孩子“添堵”。能做到这些,才是对孩子的爱护。(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