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海盐文化,浸润着盐城的历史底蕴。引海制盐、海盐兴城,从战国时代开始,盐城就一直是我国海盐生产的中心地区之一。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从事海盐的生产、运销曾是多少代盐城人生产生活的主要内容。
滔滔海浪,惊涛翻卷捶打出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盐民风骨;悠悠岁月,煮海熬波铸就了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城市品格……城市兴衰、人民生活、经济发展,这里的一切都深深打上了白色海盐的烙印。
△中国海盐博物馆
浸润两千余年历史底蕴
“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中国海盐博物馆举行了“神秘的大海 奇妙的盐晶”少儿制盐活动。在社教老师的带领下,二十余组亲子家庭在这里目睹卤水是如何变成洁白精细的盐,并亲手制作不同造型的盐雕。
一年级小朋友胡格源去年3月随父母搬来盐城,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好奇。“全国有那么多沿海城市,有那么多产盐的地方,为什么只有这里称为盐城呢?”
“纵观我们两千多年的建城史,盐城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白色海盐文化。可以说海盐的兴衰,决定着这座城市的兴衰。”中国海盐博物馆社会服务部副主任顾倩回答,“我们馆中展出的一系列海盐生产工具,从古至今没有断代。这就说明,两千多年以来,盐城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海盐生产,白色海盐文化一直在这片大地上延续。”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生态与文明的关系史。在盐城,这部历史离不开海盐。
△“煮海为盐”剧照
海水与陆地的日夜争夺,在盐城形成了广袤的沿海滩涂,成就绝佳的天然海盐制作场地。
战国时期,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利用近海之利“煮海为盐”,逐渐“煮盐兴利、穿渠通运”,开河道运盐,将盐变为商品。
西汉时期爆发七国之乱,统治者逐渐意识到盐业的重要性。汉武帝为增加财政收入,实现盐铁官营,圈出盐城这个地方专司产盐卖盐,并在此设有监督盐业生产运销的盐铁官,又因此地运盐河道交错,取名“盐渎县”。
这就是盐城地区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行政建制。东晋安帝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因“环城皆盐场”,盐渎更名为盐城。
中国海盐博物馆的标志“鹽”,是繁体字形的盐,由“卤”和“监”的繁体字形“鹵”“監”组合而成。不难看出,这个字本身就代表了国家对盐业的控制。
“唐宋时期,有史料记载,以盐城为中心的淮盐产区,已经赋半天下,也就是说当时的两淮盐税已经占到了全国税收的一半。”顾倩介绍,当时盐城境内有两个盐仓监,盐城监和海陵监。这两个盐仓监每年产盐一百多万担,产出的海盐洁白如雪,李白就曾写下“吴盐如花皎白雪”的赞叹之词。
南宋之后,因战争和黄河夺淮,这里水患频发、人烟稀少,盐业生产不复往昔繁荣。明清时期,人口增多之后,盐业复兴,直至清康熙年间,这里的盐税占到全国盐税的64%,那时有一句话描写沿海盐业生产的繁荣,“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
△串场河游船
留下丰厚文化资源
建城两千多年,勤劳智慧的盐城人不仅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同时也留下了丰厚的海盐文化资源。
其中,镌刻最深的是地名。今天,盐城的大地上依然保留着许多与盐业生产、运销、管理相关的地名,带有“亭”“场”“灶”“团”“仓”等字。“据统计,全市范围内,这些‘盐味浓、卤气足’的地名有500多个。”顾倩说。
提到白色海盐文化遗址,不得不说范公堤和串场河。范公堤是由范仲淹主持修建的捍海名堰,串场河是盐城重要的人工运盐河道。这一堤一河,保障盐城盐业和农业的生产,见证盐城的历史变迁。
暮色四合,串场河两岸华灯初上,游人登上画舫游船,两岸传来悠长歌声。作为承载白色海盐文化的母亲河,盐城不断挖掘串场河历史文化资源,将沿线文旅景点串珠成链,建设串场河海盐历史文化长廊。“黄海的波澜壮阔与串场河的碧波涟漪,是白色海盐文化兼具大气包容与小桥流水气质的精神基座。”盐城师范学院邵春驹教授认为。
“范仲淹,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范公故事讲演比赛,在盐城市希文小学上演。这座位于串场河畔的学校,将范公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学校创设文正书苑、希文讲堂、范仲淹文化少儿研究所,创办范仲淹文化活动周等,还联合成立全国“范仲淹文化学校联盟”,弘扬范公文化,传承范公精神。
△淮剧《范公堤》
从盐官“三杰”晏殊、吕夷简、范仲淹到海国孤忠陆秀夫,从盐民领袖张士诚到心学大家王艮,从盐民诗人吴嘉纪到《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在白色海盐文化哺育之下,盐城大地名人辈出。盐城历史上第一部县志的编纂者、明代的盐城县令杨瑞云这样描绘盐城:盐城者,其地则据滨海之胜,其人则多忠孝节义瑰玮之行,其著作则有皇汉之文。
灿烂的海盐文化渗入盐城人生活方方面面,影响至今。
“草炉饼就是盐民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顾倩说,“此外,祭张王、拜三宗、晒龙盐等与盐业生产息息相关的民俗,都反映出白色海盐文化的独特魅力。”
不仅如此,盐城非遗的“天花板”,董永传说、淮剧、建湖杂技、大丰瓷刻、东台发绣等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都在这里诞生、传承和弘扬。
比如杂技,“十八团杂技”发源于建湖。古代这里靠近大海,煎盐灶户较多,所谓“十八团”就是在这一带有十八个煎盐“团”。盐业的衰落导致生活的窘迫,曾经的盐民被迫卖艺谋生,“杂技”便发扬光大。
从文物到艺术,从民俗到饮食,虽说昔日的海盐繁华已风光不再,但与其相关的物质和非物质海盐文化遗存,早就铸就了盐城白色文化的根与魂。
△东台“风光渔互补”光伏发电
盐民精神成为文化内核
煮海熬波,只是简单的煮沸海水吗?海水中的盐含量大约为35克/千克,而海水的浓度要达到265克/千克时才会析出盐晶。所以,获取盐卤成为盐业生产中的重要步骤。
在中国海盐博物馆的场景厅中,八组雕塑生动还原了古代煎盐工艺的流程。开辟亭场、海潮浸灌、摊灰曝晒、淋灰取卤、石莲试卤、斫运柴薪、煎卤成盐、出扒生灰,历代盐民通过观察、试验、总结,借助自然之力、就地取材、循环利用,创造出这套摊灰淋卤煎盐法,在仅消耗海水和芦苇草的前提下,获取海盐的稳定产量。
宋代以后,在制卤煎盐法的基础之上,盐民又发明了晒海成盐法。人们把淋卤池的卤水灌入晒盐池中,借助风吹日晒的方式使卤水逐步结晶成盐。明代以后这种技术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成为今天最普遍的制盐方式。
从最初的煮海制盐,到日渐成熟的淋卤煎盐,到如今还在使用的晒海成盐。一代代盐民在实践中不断改革、不断探寻制盐最优方法,在艰苦的环境中更新技术,提高产量与质量。一粒粒海盐走过漫长的时光,凝结着辛劳和智慧,折射出盐民们平等包容、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发展至今已成为盐城白色海盐文化的内核。
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以及文化走向有着深远影响。
时至清末,海岸东移,潮汐不至,土卤日淡,沿海煎盐的优势不再,这座以盐立命的城市需要找到新的方向。
很快,人们发现这里的沿海滩涂,日照和无霜期长,适合种植棉花。盐民们纷纷加入植棉大军,促进了沿海农耕经济的发展。
进入新时代,人们把目光从陆地投向海洋、思路从浅海挺进深蓝,盐城以全新的眼光东望大海,把蔚蓝色梦想照进现实。数据显示,盐城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占全国40%以上,叶片产能约占全国20%,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居全国城市第一位,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占江苏省46.2%、全国15%、全球8%,被誉为“海上风电第一城”。根据规划,到2025年,盐城将全面形成新能源产业世界级融合集群,海上大功率风机、漂浮式海上风电、新型光伏电池、氢能、储能等一批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突破。
“从古代兴灶煮盐、近代废灶兴垦到当代经略海洋、向海图强。”中国海盐博物馆副馆长夏春晖说,白色海盐文化的内核,扎根这片土地,推动一代又一代盐城人吃苦耐劳、锐意创新,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蔡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