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荔枝网评:激活就业“蓄水池” 厚植民生幸福暖色调

特约评论员/周军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强调:“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的高校毕业生预计超过117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持续稳好总量近3亿人的农民工就业,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成为当下就业市场回应人民期待的重要奋斗目标。

聚焦稳就业靶心,政策端当“多箭齐发”促就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些年来,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向好,大学生有了更多从校园直达职场的“绿色通道”,“三支一扶”有力促进了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各地多措并举打出“流动+留乡”组合拳,双向助力农民工就业,让大龄农民工“能就业”“就好业”……总体而言,我国重点人群就业不断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就业总体向好,得益于经济持续回升向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对就业工作重点部署,就是要引领各地在促发展的同时,还要重点关注就业,推动经济与人才双向奔赴、彼此成就。

企业“活得好”,就业才能“稳得住”。我国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是民营经济创造的,90%以上的经营主体是民营企业,在稳住就业“基本盘”、增进民生福祉中,民营企业发挥了“压舱石”作用。民企活则经济活,民企稳则就业稳。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民营企业只有活力奔涌、开源拓岗,才能打开更广阔的就业市场。连日来,各地各部门多举措推进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524所高校开展访企拓岗行动,新开拓就业岗位近376万个。这当中,民营企业发挥了关键作用,尤需进一步激发民企“活力”,壮大就业“蓄水池”,形成更大的就业拉动力。

当然,也应看到,当前的民营企业还面临不少“成长的烦恼”,部分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困难。解决好企业面临的难题,就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进一步解决好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理直气壮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撑腰”,充分放大民营企业就业“蓄水池”的效应。

稳就业是一道“综合题”,唯有打开思维、丰富场景,才能让更多的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厚植民生幸福“暖色调”。广东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组织用人单位提供工作时间、管理模式相对灵活、方便兼顾工作和育儿的就业岗位,让许多妈妈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实现了带娃挣钱两不误。我国接连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支持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组织各地开发“银发族”再就业。随着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产业蓬勃兴起,面对快速变化的就业前景,各地加大技能再培训,政府与企业联起手来培育新型人才,以适应快速发展产业的需求,为技能型人才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就业门路。一招一式,有效促就业,说明创新实践是破解就业难题的一把关键“密钥”。

就业向好,民生向“暖”。各地当驰而不息抓好大学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对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的支持,充分释放稳岗效能,全力以赴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澎湃的“人才活水”。(周军)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