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幕燕滨江风光带。南京旅游集团供图
南京是长江沿岸历史悠久的大型港口城市,也是长江之滨唯一的古都城市。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近三年来,南京牢记总书记谆谆嘱托,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如今,漫步江岸,水清岸绿,江豚逐浪,南京用“绣花”功夫细细描摹,绘就大江风貌与城市新景交相辉映的壮美新画卷,让长江千年文脉和现代城市文明有机融合,更加积极地参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奏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集结“最强大脑”,厘清长江文化家底
“春秋时越既灭吴,尽有江南之地,于是筑城江上,以镇江险。”修筑于2500年前的“越城”,一直被视作南京建城史的起点。眼下,作为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之一,西街越城遗址的主动性考古工作和学术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仔细看出土陶器的花纹,分为好几层。上层有梯格纹,是江南本土的特色。但下面的花纹像夔纹,青铜器上的纹饰。”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陈大海说。由此可以推断,中原、黄河地区的文化跟长江已经发生了交融,互相借鉴。
南京文化依江而生,伴江而兴。近年来,南京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等重大项目,并通过集结“最强大脑”,高站位开展编制规划工作,不断厘清长江文化家底。
2021年6月,南京市文旅局委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担纲,编制完成《长江经济带南京段长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概念规划》,提炼出“长江文化八大主题”。2022年7月,市文旅局再度携手南大专家团队完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思路研究》,构建了“一主三线,九园多点”的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格局。
鱼嘴湿地公园。滨江公园供图
在去年11月收官的南京市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中,南京市文旅局重点对长江南京段文旅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梳理出了丰厚的“家底”:共有南京城墙(狮子山段)、浦口火车站旧址、龙江船厂遗址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渡江胜利纪念碑、扬子饭店旧址、和记洋行旧址等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还有1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00余处文旅资源点。
去年11月14日,长江文化研讨会暨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宁举行。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作为南京长江文化新型智库,集结了一批“智囊团”,着眼于长江承载灿烂辉煌中华文明的功能价值,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式研究,为南京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建言献策。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的宏伟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南京市文旅局积极对接国家和省级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相关规划,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保护实施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初稿已经形成。此外,还在积极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1+10”项目建设。其中,“1”指的是南京(中国)长江文化博物馆,“10”为越城遗址公园、海丝文化展示片区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大项目。
百花齐放,创新艺术形式奏响“长江之歌”
24场微型展览在南京“共奏”一座城市的长江之歌。10月21日下午,第四届“见微知著——24+城市微展”在扬子江生态公园拉开帷幕,用“城市之歌”“时代之歌”“文艺之歌”三个篇章,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南京长江画卷。
在现场,不仅有“长江水生生物科普展”“郑和宝船厂出土文物展”“渡江战役书信日记诗词展”等丰富的展览,还联动分布在八卦洲、栖霞古镇、求雨山等处的微展馆建立了江岸文艺展线,并在扬子江生态公园推出“江边音乐会”。市民游客漫步期间,触摸长江千年文脉,切身感受到近年来南京城市更新和长江生态保护取得的新成就。
类似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近年来,南京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不断探索以文物展览、书法、歌舞、剧本创作等新的文艺形式奏响“长江之歌”,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去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从秦淮河到扬子江——古代南京段长江文物特展”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展,300件(套)文物将南京与长江的故事“娓娓道来”。今年1月,南京博物院联合南京市博物总馆、安徽博物馆等长江下游9家文博单位,举办“大江万古流——长江下游文明特展”,向观众展示了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与发展历程。
“大美长江翰墨情”开幕式现场。金陵美术馆供图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今年6月底,“大美长江翰墨情”长江流域百名书法名家邀请展在金陵美术馆拉开帷幕。市民游客跟随不同流域书法家的笔墨与视角,重读与长江有关的诗词名篇,品味兼容并蓄、根深叶茂的长江文化。
今年以来,除了举办长江文化主题艺术精品展外,南京市文旅局还开展了南京长江主题作品征集活动,面向全国征集涉及南京元素、长江元素的优秀文艺作品,建立南京文艺创作题材库。众多文艺爱好者满怀热情、积极创作,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文旅融合,长江千年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11月5日,长江之畔的长江江豚科教中心内热闹非凡,孩子们聚集在江豚展馆前,听老师讲述江豚的生存状况,并饶有兴趣地撸起袖子,拿起竹条,亲手制作“江豚鱼灯”。还可以在江边乘坐无人驾驶小巴,实地观测江豚。
“我们联合了滨江公园、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等机构,开设了长江自然生态、江豚生活水域实地考察等研学课程,深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预计今年研学活动参访人次可达万人,同比增长超过1.4倍。”长江江豚科教中心的科普教师牛安子表示。
长江南京段文旅资源丰富、文化类型多样,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近年来,南京通过文旅融合,串珠成链,打造了一批长江文化主题线路产品,涵盖了观光、研学、夜游等种类,让市民游客能够尽赏大江风貌。
今年4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文旅项目“梅钢滨江工业生态走廊”列车观光线正式开通。市民游客可以坐着“梅钢号”绿皮列车,往返梅钢站至三山矶站,一路领略工业文明和大江风光。
今年7月13日,“同饮一江水·共赴金陵约”2023年南京长江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南京市发布“悠悠江岸 夏日金陵”南京长江文化主题旅游产品,盛情邀请八方游客来宁体验长江之旅。
“同饮一江水·共赴金陵约”2023年南京长江文化旅游节。南京文旅供图
今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推出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南京共有11处文旅资源点入选,数量位居江苏省沿江地级城市中第一。10月,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水韵江苏·长江百景”征集评选活动,南京共有19个景观入选,包括南京眼、鱼嘴落霞、江豚驿站等。
如今,漫步江畔,沿线的幕燕风景区、阅江楼风景区、南京外滩、青奥景观、过江通道、洲岛等众多自然、人文景观,凭借其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大江风貌,像一串璀璨珍珠熠熠生辉,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亲水之地。
大江奔流,不舍昼夜。接下来,南京将进一步围绕“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大任务,在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上走在全流域前列,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