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就像大树与小草容易形成共生共荣关系。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路上,大企业毫无疑问是主力军,但与之配套的中小微企业同样不容忽视。放眼市场各个领域,每个大产业、大企业背后都有大量中小微企业支撑着供应链技术链,中小微企业能力是否跟得上,会直接影响行业之间的协同创新、融通发展和产品质量。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推进新型工业化,各地“抓大不能放小”。
江苏中小微企业众多,不少“专精特新”企业处于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行业领域,对推动新型工业化大有裨益。而且,由于他们直接面对市场,能够更加准确把握市场特点和需求变化,往往能最先捕捉到创新发展机遇。不过,面对残酷市场竞争,不小中小微企业同样因体量和技术局限,处于产业链依附地位。有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短,其平均寿命远短于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水准,这甚至被一些企业家戏称为“短命魔咒”。
当前,我国工业经济仍处于恢复增长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江苏许多中小微企业同样面临诸多亟待破除的“成长烦恼”。比如,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仍有待解决,尤其是一些新型工业化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研发经费普遍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但由于自身生产规模小、发展基础薄弱、抵御风险能力较弱,金融机构放贷融资意愿不足,导致企业“想做转型没资金、维持现状没出路”。有的中小微企业特色不明显、质量效益不高、发展战略和思路不清晰,导致其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难以向中高端攀升进阶。再如,有的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实力整体偏弱,一遇原材料波动、市场疲软等,利润空间就会受到严重挤压,生存都困难,遑论转型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
这就需要各地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等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对这类中小微企业贷款激励,定向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既要重点针对基本面向好但有融资困境的企业,又要推动普惠金融惠及行业本身。同时也要看到,中小微企业“成长的烦恼”是多样化的,针对特色不明显、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微企业,有必要为企业找病灶、查病因、开良方,对产业发展进行适度引导,以引导中小微企业特色化发展,在做强自身特色的同时强化企业抗风险能力。一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价值更多体现在专利、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上,对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尤为迫切,因而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防范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失。
推进新型工业化,正由细流而波涛,一路滚滚向前、发展壮大。在今天看来不足为奇的中小微企业,可能就是驰骋在转型之路上、对新型工业化颇有助益的“种子”选手,而这个成长过程,也是一个烦恼被祛除、困境被破解的过程。“疾风知劲草”,当市场风浪袭来,淘洗的不仅是中小微企业,也考验作为土壤的企业经营环境和政策环境、市场生态,考验我们为诸多中小微经营主体破壁清障、灌溉滋润的能力。
(韩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