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徐州 > 教育 > 正文
少华·最美领读者 族艳慧 | 以终为始,本立而道生

在国家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在教学探索过程中,《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为很多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路径。此书作者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课程设计、教育评估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创造 “逆向设计法”,不灌输学生零散、学了不会用的知识,而是使教学致力于发掘大概念,帮助学生获得持久、可迁移的理解。有了这样的能力也就达到新教育提倡的“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人生”这一目的。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好多地方有些晦涩,需要反复解读理解。随着慢慢深入,渐渐地我对书中的知识有了新的理解:


一、“以终为始”,逆向设计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可以帮助老师避免走进聚焦活动和聚焦灌输的教学现状。那么究竟什么是逆向设计呢?作者认为它是一种“以终为始”的设计,是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它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在这个阶段,需要回答如下问题: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什么是期望的持久理解?设计的时候,需要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


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我们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逆向设计告诉我们:不能根据要讲的内容来思考课程,而是要根据收集的评估证据来思考课程。教师要做评估员,设计适合本节课学习内容的评估指标,以便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证据,用实证的方式来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如果学生要有效开展学习并获得预期结果,他们需要哪些知识(事实、概念、原理)和技能(过程、步骤、策略)?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知识和技能?根据表现性目标,我们需要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做什么,以及如何用适当的方法开展教学?要完成这些目标,哪些材料和资源是最合适的?


由上述环节可以看出,教师应该明确了预期的结果以及评估的手段之后,再选择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呈现教学的顺序。逆向设计要求教师在开始设计一个单元或者课程的时候,就要通过评估证据将内容标准或学习目标具体化。

二、何为“理解”

本书作者将“理解”作为教学设计的目标和宗旨。究竟什么是理解?为什么要为理解而教?如何才能为理解而教?作者认为“理解具有可迁移性”,没有理解,就不能获得任何知识的迁移,理解使我们既有创造力又能成功。理解就是透过具体知识的表象而对知识形成和应用的内在原理的探究和把握,按照中国传统哲学对终极原理“道”的理解,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大道至简。在纷繁复杂的知识背后存在一个一致相通的原理,把握住了原理,就能达到“理解具有可迁移性”的目标。


要让教学富有成效,教师必须围绕一系列明确的学习体验来设计,尽量避免知识的灌输。教师要明白,当我们“灌输”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同一水平上对待所有的知识,即知识是用来回忆的或口头传授的材料。相反,提供可以说明问题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弄清体验意义的概念框架,学习者会感觉到理解起来更容易。

三、“剩下的东西”最重要

本书以优化的UbD模板为核心,借助各学科领域大量的实践策略、工具和案例,解释了逆向设计的基本原理;对一些关键概念作了清晰透彻的阐释,比如大概念及其基本问题;并关注理解六侧面如何丰富学生的学习。本书为教师、设计者建设课程体系,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确保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学习体验。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本书就是帮助老师们如何把“剩下的东西”教给学生。


教育工作者要为未来而教,为学生的发展而教,那就需要我们有一个敏锐清晰大脑,有一颗谦逊上进的心,理解学生、理解自己、理解知识、理解规律,用学习为自己赋能,用知识为学生赋能。

族艳慧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