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晓宇 通讯员 倪中硕)碧波连云港、水秀山清明,地处淮河流域最下游,淮河、新沂河等17条河流穿城东入黄海,素有“洪水走廊”之称。境内航道82条,总里程1102.55公里,大小水库168座,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连云港市公安机关紧密结合本地水域河流交叉纵横、水库众多的现实,针对汛期来临、未成年学生正值暑假期间等防溺水工作不安全因素,精准研判,科学统筹谋划,织牢“责任网”、广织“宣传网”、精织“巡防网”,守住“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防溺水安全底线,为构筑全民联动防溺战线,贡献“藏蓝力量”。
真金奖励“吹哨人”,激发邻里守望力量
芬芳的手捧花清香四溢,烫着“见义勇为”金字的绶带分外耀眼……8月3日上午,连云港市公安局云台山景区分局会同区见义勇为基金会举办见义勇为人员颁奖仪式,分别对7月23日下午在渔湾景区三龙潭救人的陆海虎、周新喜两名见义勇为英雄进行颁奖,各奖励人民币3000元。
鲜花送给英雄,真金奖励义举……7月10日,连云港市公安机关联合有关部门发布《关于奖励预防和救助未成年人安全事故等见义勇为行为的通告》,对发现和制止无成年人陪伴的未成年人在河流、湖泊、池塘、水潭等水域内游泳、戏水、捉鱼的,积极救助未成年人落水等行为,对举报施救群众视情给予500元到3000元奖励。此举极大提高对预防和救助未成年人安全事故的社会关注度,对受到奖励人员实行送奖上门,提高见义勇为美誉度和荣誉感,激发了全市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全力推动全社会群众参与到邻里守望相助,保护未年成人安全中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通告发布至今,全市各地平民英雄河边巡防预警、下水救人的仁义故事如“雨后春笋”般四处涌现。
7月13日14时50分左右,在灌南县新集镇一条大河边,村民朱美月、刘亚兵发现有3名未成年人在嬉水。两人立即上前劝阻,社区民警赶到后对3名未成年人进行了安全教育。朱美月、刘亚兵成为全市首批获奖励人员;7月18日下午5时许,东海县洪庄镇村民石浩琪、陈闯将路过洪庄镇某水库时,发现4名少年水库边玩耍,其中两名少年已脱去上衣。石、陈二人见状立即上前劝阻,最终少年们穿衣上岸。石浩琪、陈闯将成为第二批获奖励人员;7月27日,宁海派出所见义勇为工作站向村义务巡防队员骆路路、龚兴涛二人现场发放见义勇为奖励,对他们巡防途中发现5岁“野泳”孩童并将其抱上岸送回家,消除溺水隐患的行为给予充分肯定……
同时,连云港市公安机关重点对近年来溺水事故警情进行分析研判,梳理出高发频发区域,及时发布溺水警情预警,提醒市民远离危险水域,及时劝阻危险区域野钓、野泳等各类人员近200余人。在对重点时段和重点溺水区域进行分析研判断的基础上,组织学校值班老师、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对重点
区域进行每日定时巡查,严防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在危险水域游泳、戏水。
据市公安局见义勇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自通告发布后,已有10批次25名防溺水“瞭望者”、“吹哨人”获得奖励。中国新闻网微博客户端、人民公安报、江苏法治报、交汇点新闻、澎湃新闻、现代快报等部省市主流媒体平台相继以《连云港动员社会力量关爱未成年人,救助者最高奖励3000元》等为题,对连云港市公安局积极履职,大胆创新,联合市教育局、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共同发布关于奖励预防和救助未成年人安全事故等见义勇为行为的通告做法进行报道,线上报端阅读量破5000余万次。
合力织密“防护网”,扎紧清患防溺篱笆
明月高悬,水波荡漾,快艇发动机嘟嘟轰鸣,拖起白色的水花长尾…… 7月22日晚,市区东盐河边举行盛大喷泉展示和水上游玩活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连云港市公安局水警支队民警王海生等驾驶冲锋舟、携带救生装备,开展水上巡逻,做好现场及周边水域安全保卫及溺水救援应急处置工作。
入夏以来,连云港市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先后出动2000余名警力,利用“无人机巡、船艇巡、步巡、视频巡”等方式科学制定巡防计划,对重点水域、重点部位持续加大巡防频度和密度。配合水利、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加大对水库、河道、涉水旅游景区以及原采砂场积水等重点水域部位的排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16处,督促相关部门增设警示牌120余块,安装隔离网50余处。
连云港市公安机关同步协调13个部门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全市水域联合执法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意见》,明确了各部门间的信息联通、力量联合、执法联动、问题联处、区域联防、救援联手等措施,确保各部门快速反应,专业处置。同时协调各级人民医院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对溺水人群实施快捷、高效救援。
扑通一声跳入河中,警服警裤湿透,紧紧裹在身上……7月25日早晨7点半,高新公安分局郁洲派出所接一中年男子群众报警求助称:其儿子在东盐河美食水岸附近跳河轻生。正在值班的郁洲派出所教导员徐勇接警后火速赶往事发地点。此时发现轻生人员已经跳入河中,正在往河中央走去,河水没过胸口,情况十分紧急。徐勇见状立即抓起警车上的救生圈和救生衣,翻越护栏跳下了河,奋不顾身游至男子身边,将跳河男子成功救上了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针对溺水警情处置工作的特殊情况,连云港市公安局从人员、装备、应急救援等方面做好应急准备的同时,督促各县分局、各涉水派出所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前做好处置溺水警情的各项准备,添置必要的救援器材,配置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等救助器材,确保一旦发生溺水警情后,能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救援。
藏技于身,待时而动。全市公安机关及时组织开展游泳、拖带等实战救生技能日常培训,确保接报落水求助警情后快速施救。主动加强与涉水行政部门协作配合,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建立警民联合救援、快速处置、应急救援等级响应机制,以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霸屏入户“说教训”,凝聚全民预防共识
“这位小朋友,请你回答一下,我刚才讲的暑期防溺水 “六不”准则是啥?”近日,灌南县公安局社区民警利用暑期时间,直接来到儿童聚集的市民公园内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把涉水“惨剧”直接讲给孩子父母听,把防范“准则”种到孩子们的心里。
大手拉小手,防溺不松手。连云港市公安机关结合“平安课堂”进校园行动,先后组织672名兼任法制副校长的民警走进全市120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防溺水宣传,带领家长和教师观看《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宣传片》,面对面向中小学生群体讲解防溺水和溺水急救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10万余份,提醒家长切实履行好监护责任,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溺水事件的发生。自今年7月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奖励预防和救助未成年人安全事故等见义勇为行为的通告》以来,全市公安机关通过线上“微课堂”等形式,先后发布预防和救助未成年人安全事故专题3期,开展防溺水等宣传50余次,受教育师生5万余人次,共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14次,参加群众2000余人次。
结合“全警进网格、入户送平安”活动,组织动员涉水派出所民警进社区、访家庭,通过发放资料、张贴告示、广播宣传等多种方式,开展安全防范教育,明确社区民警对各自辖区包片负责,确保宣传全覆盖。目前已发放防溺水宣传单10万余张,张贴海报1万余张,制作图板120余块、悬挂横幅1500余条,移动宣传车喇叭宣传5万余次,沿街商铺LED显示屏播放宣传标语800余次,印发防溺水和紧急救护等宣传资料10万余份,社会受众知晓率达95.7%以上。
登门入户当面提醒,让家长孩子耳濡目染,霸占屏端密集宣传,让全社会形成共识。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抖音、视频号、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体,广泛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全面普及防溺水安全和自救互救常识技能。《举报未成年人“野泳”,奖》《夏季将至“警”防溺水,连云港警方在行动》《再好的救援也比不上预防》等20余篇生动形象的图文视频宣传内容,被人民网、法治日报、人民公安报、江苏警方微信公众号等多家新闻媒体刊发,网上网下阅读量破5千万余次,形成网上网下铺天盖地的防溺宣传阵仗。
- 即时新闻
- 2022-09-06 21:10:08
- 即时新闻
- 2022-09-06 17:42:44
- 即时新闻
- 2022-09-06 07:05:35
- 即时新闻
- 2022-09-06 06: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