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日前,淮安市淮阴区渔沟镇深入贯彻“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要求,聚力“对标找差、补短强特、创新实干”思维导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实干,动员全体党员干在一线、奉献在一线,奋力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渔沟新篇章”。
农村党员“强使命”,争做为民服务先锋
渔沟镇党委将深入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统筹考虑,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充分利用“党小组之家”这一议事阵地。目前,经过镇党委悉心培育,渔沟镇已经建立了84个“党小组之家”,每个党员联系周边群众15户,共帮助村“两委”协调解决群众实际困难243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5件。其中,杨庙村新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为渔沟镇“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之一,特设“老支书精神博物馆”、乡村振兴展示馆和“老单调解室”,打造基层党群服务示范点。杨庙村党总支针对新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组建了一支义务监理党员先锋队,监督新党群服务中心的施工安全、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助力杨庙村新党群服务中心安全、有序、高效建成使用。针对各村村民反映较强烈的“留守儿童”问题,镇党委组织开展“傍晚课堂”志愿服务项目,由20名农村教师、8名退休干部、24名村干部自愿组建的党员“班子”按照就近原则分散在8个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带领留守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两新”党员“善作为”,争做红领引航先锋
渔沟镇作为国家级重点镇之一,围绕“一区两翼”城镇发展规划和“两园两点一基地”产业发展布局,抢抓“一区六园”平台先机,积极打造产业强镇。镇党委秉持“强服务、优环境”原则,成立渔沟商会党支部、九龙鞋业党支部和浩海鞋业党支部等6家“两新”组织,创新“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法,建立“1+6+1+N”企业联系服务制度,由镇党委作为服务企业的核心主体,6家“两新”组织党支部作为服务企业阵地、党支部书记作为对接者,1名镇干部作为服务企业的执行者,每人挂钩1家企业,全程服务12家规模以上企业和679家小微企业,强化闭环管理服务,打通经济发展“神经末梢”。淮安市浩海鞋业有限公司是渔沟镇的支柱企业之一,受疫情影响出口订单减少,扩大经营规模时遇到资金周转问题,向商会党支部书记朱宗祥寻求帮助。朱宗祥立即到企业了解实际运营情况后,积极与银行对接,逐一攻克融资手续办理中遇到的难题,最终浩海鞋业获批400万元贷款,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我们商会推行了‘一建强三服务’支部结对企业共建新模式,充分利用人脉广、资源多的优势,服务帮办企业,为助推企业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朱宗祥说。
退休党员“勇担当”,争做基层治理先锋
“党员老董解题工作室”是渔沟镇调解矛盾、处理问题的“活招牌”,工作室由16名退休老工人、老战士、老支书等老党员自发成立,组成一支想法新、行动快、效率高的党员先锋队,坚持“践行宗旨尽社会服务之能,拼博奋进务老骥伏枥之实”的工作理念。工作室探讨“谈、访、议、导”四步调解工作法,即:当事人必谈、周边群众必访、矛盾点必议、有情绪必疏导。运用这一工作方法,仅1个月,就解决了村里大大小小纠纷24起,化解群众矛盾13件。“退休回到老家,看到村里经济发展落后,党群干群矛盾日益复杂,就想为村里做点什么,在大家的支持下成立了工作室,从调解邻里矛盾,到拆迁补偿,无论是小事、大事,村民都愿意找我们说一说。”工作室负责人董启友说道。今年已经73岁的董启友,是一名党龄35年的老党员,他从工作室成立之初坚持制作《工作简报》,已经创办了90期,还参与制作宣传音频,用大众的声音、浅显的文字实时报道工作开展情况和村里涌现的好人好事,深受群众一致好评。
“下一步,渔沟镇将进一步强化‘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坚持党建引领,加大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从党委政府做起,各级党员、支部齐出动,形成人人争当先锋的‘渔沟画卷’。”渔沟镇党委书记李红卫满怀希望地说道。
(孙丹)
- 即时新闻
- 2021-12-23 16:11:09
- 即时新闻
- 2021-12-23 16:06:47
- 即时新闻
- 2021-12-23 16:02:43
- 即时新闻
- 2021-12-23 15: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