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清江浦区黄码镇:小草莓映“红”致富路

眼下正值草莓上市的季节,走进清江浦区黄码镇大李村友谊草莓采摘园,浓郁的草莓香气扑面而来,一颗颗饱满红润的草莓长势正旺,在田垄绿叶间若隐若现。

“去年销量好,今年估计产量达到240千斤,收益肯定能超过40万。”种植大户陈万网正在处理订单,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又试种了3个新品种,目前向市场供货的有红颜、酒香、林玉、桃熏、甜宝、章姬等10多个品种,草莓园工人从2人增加到5人。目前,黄码镇类似的草莓采摘园共有12个,草莓种植面积超500亩,一到草莓采摘季节,近郊亲子游火到爆棚。

黄码镇是大运河沿线的重要节点乡镇,食品产业“绿色经济”是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该镇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紧扣区委提出的“全力打造淮安市民的“口袋粮”、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农业科技的“制高点”愿景,全力打造了省级科技示范园、千亩连片大棚等,引来种植大户“组团”入驻,大运河走廊、入海水道走廊经过多年持续打造,成为观光“好去处”。

如何让产自黄码的草莓在激烈的竞争中也能“叫得响”?为了助推近郊草莓采摘经济“抱团”走出去,黄码镇今年召集草莓种植大户召开过两次现场交流会,共商发展思路。

在征集种植大户意见的基础上,镇宣传科统一设计了产品包装、提炼了产品宣传语。“个性化的包装,不仅能提高产品‘颜值’,也能增加品牌价值,从试推广情况看,市场的认可度很高。”黄码镇宣传统战委员、副镇长杨丽介绍,‘莓’好享之黄码”的宣传语一方面传递着草莓的好滋味,另一方面也寓意着随着黄码镇加快建设“港产联动活力区”,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变成现实的模样。

今年,黄码镇又加大投入,高标准打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尤其是与省市农科院主动对接,高水平打造了农业科技服务平台。“镇党委实施‘助农工程’,借力农科专家力量孵化农产品技术新成果,借助电商平台增加农户销量,助推优势农业产业规模集约发展。”黄码镇党委书记王荣生介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拓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激活本土资源新动能,是黄码镇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切入点。

“即将上市的第一批近千斤草莓已经被电商平台订购一空。”创业“新农人”陈雪表示,大李村风景宜人,省级农业产业园的建设为年轻人创业带来新机遇,下一步我将通过直播形式展示草莓园的环境,草莓生长的过程,适时推出一些团购活动,让近郊游成为更多周边市民的首选。”

(曹康姣 杨丽 董简然 孙华鹏 吴通晟)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