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编辑:高霞
- 时间:2024-06-10 19:55:47
南京市卫岗55号曾经是原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所在地,走出过毛阿敏、范明、于和伟等演艺明星,也曾诞生过《霓虹灯下的哨兵》《虎踞钟山》等经典作品。2018年前线文工团谢幕,定格为钟山脚下珍藏的回忆。近日,有市民发现,这里经过修整后重新对外开放了。6月10日,现代快报记者探访了解到,目前这里正在打造一个文化商业街区,部分区域已经完成招商对外营业开放。
前线大院沿街店铺,已经完成改造,不久将对外开放
定位文化街区,正在逐步开放
6月10日,端午假期最后一天,现代快报记者在卫岗55号看到,中山门大街沿街的房屋已经修葺一新,外立面增加了大量不锈钢装饰,建筑墙面以白色为主,立柱和拱门保留了民国建筑的风格。东侧多是餐饮店铺,西侧还在招商中,墙面印有“前线大院”“敬请期待”等字样。
卫岗55号内院
沿着前线大道往里走,前线大剧院安静地坐落在梧桐大道东侧,对面是草坪和黄色的三层老房子。再往里走,沿路可以看到一些民国风格的建筑。有一处正在围挡施工中,是一家茶饮店。不远处一座小院子门口站着几名游客,正在花墙前拍照打卡,这里是一家古相机艺术博物馆,刚开业不久。再向北,经过的是原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旧址……继续走,可以抵达十朝文化园,也可以去往明孝陵。
前线大院北门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卫岗55号内的围挡都印有“前线大院”的字样。现场采访了解到,这是这个片区正在打造的项目IP,由南京钟山红集商管公司运营。据现场招商部门的负责人介绍,通过修旧如旧,这个占地三百多亩的项目已经完成了部分招商,对外开放。
已经对外营业的餐饮店
整体分为两块,一块是卫岗55号门外沿街店面,原本是一些小商业体,还有原来的苏果超市,经过改造,计划打造成文化商业体,引入文创零售等业态。另一块是内院,定位是文化创意园,保留了民国时期的独栋建筑群,引入的也多是文化类的项目,比如古相机艺术博物馆。再加上原有的前线大剧院,整体氛围将是一个文艺商业街区和文化大院。
院内开放的相机博物馆端午假期吸引了一些游客前来打卡
据悉,沿街的商业体大约两个月后将对外开放。
效果图
平面图
星光璀璨,曾经引领过时代风潮
2018年9月28日,东部战区陆军在前线文工团召开军人大会,宣布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圆满完成历史使命,正式退出解放军序列。同年9月30日,“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的牌子从卫岗55号大门口被郑重摘下。据介绍,1938年初成立的新四军军部战地服务团和所属部队各文艺团体是前线文工团的前身,1955年国防部正式将其命名为前线话剧团、前线歌舞团,1959年又成立了前线歌剧团(1983年并入前线歌舞团),2004年合并为前线文工团。
话剧是前线最负盛誉的艺术门类,以《霓虹灯下的哨兵》《东进序曲》《虎踞钟山》《“厄尔尼诺”报告》为代表的经典剧目,都已经载入了中国话剧史册。一大批优秀剧目如《布谷鸟又叫了》《我是一个兵》《第二个春天》《向前向前》《宋指导员的日记》《强台风从这里经过》《征婚启事》《马蹄声碎》《星火燎原》等把全国全军话剧的最高奖项全部包揽。
前线还培养了一大批艺术大家和专才。剧作家有沈西蒙、刘川、杨履方、顾宝璋、白文、漠雁、俞冠潮、姚远、蒋晓勤、邓海南、邵钧林、嵇道青等。导演有石岩、李洛平、张哲、潘西平等。舞美艺术家有周洛、原文兵等。演员有宫子丕、徐林格、刘鸿声、吴斌、周到、王林佳、张宪、文卜东、陈国典、程建勋等。影视编导有沈默君、李传弟、梁泉、王维、郑方南、刘猛等。
前线文工团被誉为“中国当代舞的发祥地”,人才辈出,经典舞蹈包括《采红菱》《江南三月》《战士的心》《庭院深深》《小城雨巷》等,此外,2012年的舞剧《牡丹亭》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登上世界顶级舞台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文艺团体和完整剧目。
著名笑星尹卓林、韩兰成、杨鲁平、陈峰宁等,评弹表演艺术家徐林达、王伊冰、蔡小华等都曾是前线文工团的曲艺骨干,孙青、葛军、程桂兰、房新华、朱虹等都曾是从前线文工团走出来的歌唱家,活跃在话剧影视一线的陶玉玲、高兰村、宁晓志、陶慧敏、于和伟、侯勇、范明、郭广平、侯梦莎等都是前线培养出来的,梅婷、杨洋也曾经在前线工作过。
进入文学史的前线名家大家也不在少数,吴强的《红日》,黎汝清的《海岛女民兵》《皖南事变》,胡石言的《柳堡的故事》,朱苏进的《醉太平》《射天狼》,江奇涛的《马蹄声碎》,徐志耕的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等,奠定了南京军区在中国军事文学创作中的显赫地位。陈坚的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被视为中国油画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益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