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王女士自幼时罹患罕见的K-T综合征(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结婚多年好不容易才怀上宝宝,全家都十分欣喜,但随之而来的是很大的风险。现代快报记者获悉,K-T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周围血管畸形疾病,常伴有淋巴系统异常。孕后身体的超负荷导致病情更为严重,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专家为其制定了个性化方案,最终王女士通过剖宫产顺利诞下宝宝,术后恢复良好。
产妇碰上罕见病
王女士在15岁时就发现自己半边身体的皮肤和常人不同,随着年龄增长,她的下肢静脉血管畸形和皮肤葡萄酒色斑逐渐加重。怀孕后,由于K-T综合征的特殊性,她在孕中期转至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并在39周时入住产科十一病区。
“患者通常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曲张、葡萄酒色斑及一侧肢体的增长或增粗。”该院产科副主任曹晓辉介绍,以前王女士对自己的病情不够重视,没有进行过系统性治疗,怀孕后下肢压力增加,静脉曲张加重,超声检查下能看到怒张的血管,而且因为血管不断扩张,王女士踝部的皮肤也因为瘙痒而挠抓破溃。
曹晓辉介绍,K-T综合征患者本身就是血栓的高危人群,而产后又是血栓的高发期,如何帮助她安全分娩和恢复,成为医疗团队的重点关注问题。
考虑到王女士的病情和高龄因素,产科团队为她组织了MDT会诊,超声科完善了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同时评估了胎儿情况、皮下血管曲张程度,血管外科专家制定了术前术后血栓预防及随访方案,麻醉科考虑其特殊病情选择了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尽量减少出血风险,护理团队进行了详细的围术期宣教,助产及新生儿科团队关注新生儿出生复苏。
“因为她的宫颈条件不是很理想,加上高龄,而且我们担心顺产过程中压力增加会让血管更加扩张。”曹晓辉与产妇及家属充分沟通病情,综合考虑制定了剖宫产的分娩方案。
30分钟完成剖宫产手术
术前,团队经过了充分准备,“为了减少出血风险,我们为她做的是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这就对手术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手术既要快又要细。”术中,医生发现王女士皮下、大网膜、子宫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怒张,且血管脆性较大,容易出血。医生一系列娴熟仔细操作,最终30分钟完成手术,比常规提速10—15分钟,母婴平安。
术后,团队为王女士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包括生活指导、踝泵运动、穿戴弹力袜、皮下注射肝素等,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经过四天的术后观察和护理,王女士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专家介绍,K-T综合征特征有下肢浅静脉曲张、葡萄酒色斑及一侧肢体的增长或增粗等。K-T综合征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患者患肢常出现红斑,曲张的静脉可能引发血栓、浅静脉炎等并发症。对于患有K-T综合征的孕妇来说,孕期和产后的管理尤为重要。要及时将病情告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怀孕分娩造成的病情加重。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朱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