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紫金e评:一路向“新” ,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南海水碧风轻,北国柳绿燕来,中国大地充满春的气息。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到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再到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全球工商界代表近距离观察中国,感受中国经济迸发的“新”意和活力,探讨全球经济的前行方向,共同聚焦发展,应对时代挑战。“新”,已然成为当下中国经济最鲜明的底色、最澎湃的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政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持续加大,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到5G技术的领先布局,从新能源汽车的畅销全球到量子计算的突破进展,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重塑中国经济前景与韧性。这股“新风”,正推动中国经济“扶摇直上九万里”。

高质量发展培育动能,增长引擎持续向“新”。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让中国经济摆脱了传统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走上了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引领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今年以来,“杭州六小龙”等初创企业不断涌现新突破,彰显“未来已来”的科技创新集群效应;长春、重庆等城市继“尔滨”之后接连“出圈”,凸显冰雪、文旅等产业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电影《哪吒2》跃居全球票房前列并带动周边消费,成为文化消费新热点,折射出中国电影和文创产业的巨大创新发展空间。发展引擎持续向“新”,展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底气与实力,也为全球经济注入了信心。

新质生产力塑造未来,发展图景动人如“新”。今年以来,以深度求索(DeepSeek)为代表的创新突破掀起“中国科技风潮”,量子计算及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跑出加速度,展现出中国科创的强劲能量,向“新”而行成为世界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共同认知。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催生了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数字文旅等新产业、新模式。新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绘就了各行各业一同向“新”的发展画卷,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同时,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高水平开放促进合作,共赢前景携手为“新”。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融入世界经济,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保护主义阴影笼罩全球经济、冲击国际贸易秩序的背景下,中国成为确定性的绿洲和投资兴业的热土,为各方提供共赢发展的宝贵机遇。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以“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为主题,体现了中国作为亚洲大家庭重要成员,推动各方凝聚共识,把握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开放合作让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拓展了发展空间,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也让世界共享了中国发展机遇。

中国经济一路向“新”,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中国经济一路向“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新兴产业、扩大开放合作,不断激发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新动力,绘就更加绚丽多彩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为世界经济的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王敏)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