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奋进新征程 “00后”来了!| 背靠大国重器 “最幸福的码农”如何工作?



【开栏语】
    青年强,则国家强。首批“00后”已经大学毕业,走向工作岗位。青春正燃,他们成为万千奔涌的“后浪”朵朵;时代见证,他们在基层一线奋发进取、建功立业。为反映江苏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扛起“三大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一线实践,我苏网特别策划《奋进新征程 “00后”来了!》新闻行动,邀请多位刚刚步入基层工作岗位的“00后”,以“记录者+调研员+采访者”的多重身份实地体验,探寻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各地的发展脉络与经验做法;带着他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深度对话相关行业领路人,展现基层一线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奋进步伐和未来展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立下奋斗誓言,以青春为时代书写注脚。



   我叫何全杰,是一个出生于2000年的四川娃。

  去年大学毕业,我入职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成为了一名并行计算工程师。

  一台电脑、两个显示器,日复一日地设计和编写代码。乍一看,我工作好像和普通程序员没有区别。不过,我的工作电脑还连接着一个大家伙——神威·太湖之光。

  神威·太湖之光是我国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世界上首台运行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常听部门“大哥”刘钊说,神威·太湖之光自落户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起,已多次为我国赢得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学术奖项——戈登·贝尔奖,并与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领域紧密结合,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码农”,在这样的机器上工作,就像少年时代的梦想照进了现实一样幸福。

  工作之余,我经常请前辈们给我讲述他们当年的科研经历。

  他们每个人的奋斗历程,都是我期待探索的宝藏。



  刘钊老师告诉我,当年神威·太湖之光也曾经历过“水土不服”。

  有了跑得快的硬件,还需要将硬核本领完全发挥出来的软件。

  神威·太湖之光问世之初,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国外经验和编程模式无法与之匹配。

  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先对200多万行代码进行“翻译”,重新设计和编写,让新代码适用于国产超级计算机。

  刘钊老师回忆,当年他们的团队成员是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工程师,历经酷暑严寒,夏天靠大型工业风扇降温,寒冬靠取暖器赶走严寒,完成了巨量的源代码翻译任务。

  2017年准备戈登·贝尔奖时,他们又常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才回去稍作休息,第二天一早又要来继续分析实验结果。

  没有人抱怨辛苦,大家互相鼓励,分享着代码海洋里“别样的浪漫”。

  世界顶尖的超算设备和前辈们辛苦打下的软件基础,让我们今天的运算工作仿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想,最幸福的“码农”就是这样了吧!

  倍感幸运的同时,我也深感责任与使命的重大。

  未来我们国家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特别是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超算行业的前景一片光明,也充满挑战。

  如今,我们00后已经准备好从前辈手中接过科技创新的接力棒,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起跑即冲刺,勇担使命,创造新的“中国速度”。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