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公布,海门列“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8位,全省第六位,同时名列“2022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29位,全省第七位。
“这喜人的成绩跟海门优质的营商环境是分不开的。”一位客商评价,优化营商“软环境”造就发展“硬实力”,这是最好的佐证。
0.5个工作日,企业开办常态化
“真没想到,在海门半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前不久,由佛山宁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稀土阴极单晶钨阳极CTX射线管项目意欲落户南通。11月15日,海门三星镇获悉后,第一时间与区行政审批局联动,当天上午就规范审批通过了所有材料,中午,崭新的营业执照送到了新成立的南通市博旺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手中。
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动力在于市场主体。今年以来,海门深化企业“一件事”改革,为企业提供一次集成办理、多证联发服务,推动行政审批“简而又简”。将企业开办向银行营业网点延伸,方便企业“就近办、多点办、一网办、一次办”。与税务及后置审批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将“股权转让变更登记”事项与税务部门“个税征收”整合为企业变更登记“一次办”,实现个人股权转让和个税征收信息自动交互。
如今在海门,0.5个工作日完成企业开办成为常态,个体工商户办照更是实现了“掌上办”,15分钟即可完成。3月份以来,已有6602家个体工商户完成“掌上办”,“掌上办”件率超过93%。
拿地即开工,项目快报快批
6月14日,南通合众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80万套汽车内饰件扩建项目在同一天内取得了《不动产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合格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五本证书,实现了项目的“拿地即开工”。
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海门按照审批流程“标准化”,业务协同“数字化”,审批服务“规范化”的总思路,减转并举、精简流程、优化共享,持续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效能,不断改善投资建设领域综合营商环境。
“拿地即开工”改革涉及的部门多、事项多、环节多,流程长、审批繁,是“一件事”改革中最难实施的一项。为有效破解堵点难点问题,海门区审批局编制完成“开工一件事”服务标准,通过超前服务、主动介入,利用土地挂牌的审批“空窗期”,将规划方案和施工图技术审查等原来“拿地再办”提至“拿地之前”,变部门“坐等”审批为主动“靠前”服务,变“串联办”为“并联办”,最大限度优化、简化、整合审批流程和环节,有效降低企业办事成本,为项目建设开辟了“高速通道”。
目前在海门,一般工程建设项目20个工作日取得施工许可实现常态化,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不超过15个工作日。
数据赋能,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
11月14日,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的“五险”专员余先生通过“万事好通·马上办”企业发展数字化服务平台,完成了规模以上企业招聘外来人员补贴申报。“以前,每次申报补贴都需要开1个多小时的车到区政务大厅办理,有时因申报材料不完整,还需来回折返。现在通过平台申报,省时又省力。”
“万事好通·马上办”惠企平台是海门服务企业的一个创新举措。平台通过设立惠企政策数据库、资金拨付业务系统、诉求中心等特色化专属用户空间,全方位采集、整合、处理企业服务相关数据,畅通与各涉企服务部门数据端口链接通道,把部门信息孤岛转换为部门数据生态圈,动态汇聚企业全生命周期信息,实现“主动匹配”“快速兑现”“一企一档”“千企千面”精准服务。平台自4月底运行以来,已汇集政策文件807条,注册用户3800多家,兑现资金1757万余元。
海门还升级改版江苏政务服务网海门旗舰店,新设了特色服务和主题服务两大服务专区,新增了“万事好通·马上办”“通城通办”“企业登记档案查询”等9个专栏,开通“预约管理”平台,全力打造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海门数字政务服务平台。成立区政务服务代办中心,建设三级代办帮办队伍,打造“基层代办员、项目经办员、部门帮办员、环节督办员”“四办”品牌,形成“横向协作、纵向联动、重点代办、全域帮办、高效运行”的代办帮办模式。代办中心每年提供各类代办帮办服务超5000人次,免费代办帮办3200余件。
(编辑 吴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