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快快评 | 规范适用取保候审,有力遏制乱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取保候审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深入剖析,经过反复研究论证与修改,对1999年印发的《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进行了修订,并于2022年9月21日发布。新规对取保候审的一般规定、决定、执行、变更、解除、责任等方面作出了规定,重点在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对被取保候审人的执行监管、解决取保候审执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一步规范取保候审的工作衔接等方面进行了修改。规范适用取保候审,这是司法领域中的一件大事。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它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采用。依法规范适用取保候审,是尊重和保障人权、节约司法资源的有力表现。

一段时间以来,在适用取保候审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2020年1月,海口一男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驾驶证被扣留期间,竟驾驶车辆上路拉货。后被交警支队当场查获;2019年7月,河北高速交警总队邢台支队七里河大队侦办一起醉驾取保候审期间再次醉驾案件,犯罪嫌疑人马某在取保候审、驾驶证吊销期间再次醉酒驾驶,涉嫌危险驾驶罪,被执行逮捕。

现实中,有当事人不把取保候审当回事的,也有公职人员把取保候审当成顺水人情的。2019年4月,媒体报道,贵州普安公安局原副局长邹诗建等人充当黑社会保护伞,刑事羁押变取保候审。此类手段并非孤例。

取保后违法犯罪和违法取保等现象,背离了设立取保候审制度的初衷,挑衅了法治的威严,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加以规范和制约。

滥开、私开取保后门,把取保当成儿戏的现象,利用的是模糊地带和空白点。事实说明,围绕取保候审必须建立愈加明晰的边界、实行给力的监督。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规进一步明确被取保人的活动范围,对特定的场所、特定的人员、特定的活动范围进行细化;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被取保候审人暂住地执行取保候审;加大对被取保候审人的违规惩处力度……这些经过细化、优化后的内容,便于司法机关理解和掌握,有利于规范操作、严格落实,从而更好地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和当事人合法权益。

充分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是大势所趋。确保规定得到准确贯彻执行,进一步规范适用取保候审,消除乱象,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


(编辑 周冬梅)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