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
海落潮宁万物苏。
今年的9月23日,
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9月21日,丰收节前夕,江苏文脉大讲堂第五讲“中国农民丰收节”特辑在南京农业大学开讲。
《江苏文库·方志编》主编、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旧志整理中心主任张乃格和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人文研究中心负责人包平,一起“稻花香里说丰年”,讲述“苏湖熟,天下足”背后的江苏密码。
江苏文脉大讲堂第五讲“中国农民丰收节”特辑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现代快报社、南京农业大学承办。
现代快报+ZAKER南京、江苏文脉微信公众号、中国大运河全媒体平台等全程直播,70多万观众在线听讲,领略中华农业文明的魅力。
张乃格:
从刀耕火种到“苏湖熟,天下足”
双手“刨”出鱼米乡
江苏是如何成为鱼米之乡的?张乃格以《双手“刨”出鱼米乡》为题,带领观众一起穿越千年,回顾了江苏的农耕历史。
讲座开始之前,张乃格首先致敬农民兄弟:“此时此刻此地,在这里举行这样一场讲座,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再过两天就是中国农民丰收节了,在这里我先致敬全国的农民兄弟。”
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引子,张乃格从“富”“福”说开去。他说,“古代看一个家庭富不富有,主要就是看粮垛大不大。而福字,篆字里有两种写法——畐和畗。张乃格说,根据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徐复先生的研究,“畗”是个象形会意字,一点一横像斗笠,下面的“口”就是人脸,“田”外边的框是人的肚子,中间的“十”是指示符号,代表肚子里有货。古人认为,肚子吃饱了就是福气。
江南一直都是富庶之地?非也!《尚书·禹贡》记载:淮海惟扬州,……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江河湖海在江苏交汇,因为沿江靠海,这里都是滩涂泥,田地是下下等。”张乃格表示,《史记·货殖列传》也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少到什么程度?根据人口学家推算,春秋战国时期,江苏的人口大约是100万,相当于现在的1/80。
虽然“输在起跑线上”,但勤劳的江苏人,经过生产技术的革新,很快使家乡成为鱼米之乡。历史上,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人口大量输入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同时,连续千年的水利工程建设,让江苏“富”起来了。到了唐末五代,江苏逐渐成为人人羡慕的富饶之地。“比如常熟,为什么叫常熟?旱涝保收,所以叫常熟,逐渐形成‘苏常熟,天下足’‘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
江苏的繁华,不仅体现在粮食上,还反映在工商业和城市发展方面。隋代时,就有“扬一益二”的说法,从城市工商业发展程度来看,扬州第一,益州,也就是现在的成都第二。至此,江南已从侧重体现粮食生产水平的“苏常熟,天下足”,演变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包平:
“地大物博”的底气从何而来?
大数据告诉你
都说中国地大物博。那么,地有多大?物有多博?包平以《大地星辰:江苏物产的时空文脉》为题,用大数据解读了江苏的丰饶物产。
“中国地大物博,并不是说说而已,我们的‘底气’来自于数据。”包平说,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的资料室里,藏着一摞摞的“红本子”,这是该院的镇院之宝《方志物产》。
包平介绍了《方志物产》的“三生三世”。
1955年,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前身、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成立以后,时任主任的万国鼎先生带领团队进行了一次叹为观止的人工工程,将宋代以来的1万多条物产信息进行抄录,形成7532部地方志、3600多万字的专题资料汇编,成为学界珍贵的物产资料。
在《方志物产》的基础上,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当代农史学界的领军人物、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前院长王思明教授团队开启了方志古籍数字化保护和文本转换的工作,完成了手抄本《方志物产》从扫描图像到电子文本的人工转录与校对工作。
包平说:“我们团队从2008年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办法,从这些海量的信息中将知识点挖掘出来,并进行归纳、研究。”
大数据解读出不少有意思的信息,“繁体的‘蘇’是一个‘草’字头底下一个‘鱼’、一个‘禾’。”包平从物产的角度,对江苏地名进行新解。他介绍,《方志物产》收集的江苏物产总条目达102245条。其中,频次最高的分别是鱼和稻,可谓鱼米之乡道好“物”。
“王思明教授认为,中华农业文明给世界带来四大发明:稻作栽培、大豆生产、养蚕缫丝、种茶制茶。”包平说,在物产方面,中国贡献斐然。据数据统计,在近一万年的农耕实践和农业文明演进中,人类选择培育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640 种作物,其中136种(约1/5)源于中国。包平说,富饶物产犹如浩瀚银河中的美丽而闪烁的星辰,构成了农耕文明绵延不断的地力密码。
【花絮】
涨知识
汉代已有“煎饼锅”
在文脉大讲堂开始前,南京农业大学的学生们参观了该校的中华农业文明博物。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是南京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
从穿孔石斧到水车,从战国铁足铜鼎到明代嘉靖年间的刻本《齐民要术》……同学们对古代农业、农具都充满了好奇。
“这个铁锅一样的东西是什么?”“这是用来做饭的吗?”参观中,一个汉代的铁鏊吸引了同学们。南京农业大学科技史博士、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讲解员郭云奇介绍,这个看起来黑黑的铁盖叫铁鏊,是汉代人使用的炊具,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锅面中间高四周低,用于制作烙饼、煎饼,古人将柴火放在锅底加热,然后将和好的面团平摊在上面做成面饼,十分方便,就像如今街上的摊煎饼一样。”这让同学们感叹太神奇,原来2000多年前就有“煎饼锅”了。
除了农具、炊具,和农学相关的古籍也非常吸引人。玻璃展柜中的明嘉靖刻本《齐民要术》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据介绍,这套书一共8本,距今已有480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全国只有两套,另一套存放在上海博物馆。
“没想到今天能看到这么珍贵的‘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现场参观的一位同学说,看了这么多农具、农书,真的感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古人太智慧了。
【反响】
收获满满
线上线下反响热烈
张乃格、包平两位学者的讲座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现场观众听得津津有味。本场讲座还通过现代快报+ZAKER南京、江苏文脉微信公众号、中国大运河全媒体平台等全程直播,圈粉无数。网友们纷纷留言:“涨知识了,爱听”“江苏鱼米之乡,江苏人智慧勤快”“辨别不同的土壤,种不同的庄稼,厉害”……
“听了讲座之后,我了解到更多关于江苏农业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到我们江苏有多么地大物博。两位老师引用了很多古文古诗来讲解,也让我对江苏物产有了更深的理解。”南京农业大学学生雨露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听了讲座收获满满。
作为一名苏州人,南京农业大学大二学生卓伊琳表示很自豪。包平对于繁体字“江蘇”的解读让她印象深刻,“这两个字拆分开来,就是水、工、草、鱼、禾,都是古人的智慧结晶。这也加深了我对于江苏的理解。”
“老师们用数据,还有引经据典的方式,让我们非常直观地理解了江苏物产的丰富,以及发达的农作物资源。”目前在南京农业大学攻读科学技术史专业的研究生李明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本身学习的专业就与农史有关,此次江苏文脉大讲堂对于专业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文 |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宋经纬 王卫 白雁 刘静妍 张然 李艺蘅 李鸣 王子扬
图 | 现代快报+记者 顾炜 顾闻 储希豪(部分图由南京农业大学提供)
来源:江苏文脉
- 南京
- 2022-09-21 20:39:01
- 南京
- 2022-09-21 20:34:22
- 南京
- 2022-09-21 20:31:59
- 南京
- 2022-09-21 19: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