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江苏文脉大讲堂丨张乃格:江苏人用双手“刨”出鱼米之乡



“福”字暗藏了古人怎样的幸福密码?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因何而来?

今年9月23日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9月21日,江苏文脉大讲堂第五讲“中国农民丰收节”特辑走进南京农业大学。《江苏文库·方志编》主编、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旧志整理中心主任张乃格以《双手“刨”出鱼米乡》为题,讲述了江苏这片土地厚重的耕作历史,解读江南农业的文化基因和发展脉络。

江苏文脉大讲堂第五讲“中国农民丰收节”特辑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现代快报社、南京农业大学承办。


富不富看家里粮垛

吃饱是“福”

讲座开始之前,张乃格首先致敬了农民兄弟:“此时此刻此地,在这里举行这样一场讲座,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再过两天就是中国农民丰收节了,在这里我先致敬全国的农民兄弟。”

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引子,张乃格从“富”“福”说开去。古代看一个家庭富不富有,主要就是看粮垛大不大。《三国志》里就写到,周瑜向鲁肃借粮。鲁肃是个财主,家里有三垛粮,每一个粮垛都很大,随便挑。

“福”字怎么写?这个字在甲骨文里没有,在篆字里有两种写法,一种写法是“富”字去掉宝盖头——“畐”;另一种是上面再多一点——“畗”。张乃格说,根据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徐复先生的研究,“畗”是个象形会意字,一点一横像斗笠,下面的“口”就是人脸,“田”外边的框是人的肚子,中间的“十”是指示符号,代表肚子里有货。古人认为,肚子吃饱了就是福气。



土地“下下等”

江南一开始并不富庶

在人们的印象中,江南一直是富庶之地。但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早期,江苏的条件是很差的,是“输在起跑线上”的。张乃格表示,江苏水网密布,江河湖海汇聚,在生产手段落后、水利设施不具备的条件下,水曾是一大公害。

他从文献的角度举例道,《尚书·禹贡》记载:淮海惟扬州,……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什么意思呢?当时把全国的土地按照肥沃程度分成九等,江苏地区是‘下下等’,土地是‘涂泥’。古代,‘土’是指干土,‘泥’是有水的土,‘涂泥’就是靠近滩涂地方的泥,含水量很大,不适宜农作物生长。”

“农业生产要靠气候、水等自然条件,还得靠人力。而当时的江苏人口密度不大,甚至是稀少。”张乃格说,《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少到什么程度呢?根据人口学家推算,春秋战国时期,江苏的人口大约是100万,相当于现在的1/80。

《汉书·地理志》还记载:“吴粤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吴粤”,就是“吴越”。也就是说,江苏一带的古人,断发文身,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不是很精细,容易拔剑相斗。“这和现在大家印象里细腻温婉的江南,完全不一样。”


人和技术都有了

“刨”出一个鱼米乡

从“输在起跑线”,到后来的鱼米之乡,江苏经历了一千多年。持续不断地开发,使得江苏的粮食生产变得可观。张乃格表示,从东汉后期、三国开始,这一时期吴国的首都确立在南京,其后一直到五代、宋,江苏所在的这块土地得到了很好的开发。

东晋时期,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其中相当一部分迁到了江苏。据江苏相关的人口志记载,当时外来人口占本地人口的比重相当大。侨置郡县能反映人口南迁,“江苏的侨置郡县很多,镇江当时叫南徐州,从徐州迁到镇江,在古代来说,这个距离非常远。”六朝时南徐州一带侨寓的人口约有22万,而当地的土著居民也不过20万。

北方人口的到来,也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一般来说,从北方南迁过来的都不是穷人,因为穷人没有能力跑这么远,所以当时过来的人都是素质比较高的,带来了北方先进的农耕文化。”人来多了还要争地,“跑到山脚下、山上去开发,渐渐开发出了更多土地。”

从吴国到东晋以及宋、齐、梁、陈,一直把首都建在南京,以南京为中心的江苏地区,成为南中国的政治中心,经济社会发展很好。但也有弊端,“朝廷有这么多人、这么多军队要养,负担都在农民头上,生产更多粮食,迫使江苏人不得不精耕细作。”

从“苏常熟,天下足”

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到了唐末五代,江苏逐渐成为一片富饶之地。

唐朝时,诗人白居易曾经当过苏州知州,他说,“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诸州,苏为最大。”

《新唐书·权德舆传》记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南宋时期,田园诗人范成大在《秋日田园杂兴》写了江南的丰收场景。“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


明代漕粮岁额显示各个地方向中央缴纳的漕粮,足以说明江苏地区的富庶——浙江省63万石;湖广省,相当于现在的湖南湖北两个省,是25万石;而苏州府一个府是69.7万石;松江府,当时也属于江苏,是23.3万石;庐州府,也就是现在合肥,只有1万石。史料记载,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正漕,江苏岁漕京师176.3万石,存留32.3万石,占全国漕运总数的25.07%。

“到了这个时候,‘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形成。”张乃格表示,苏州人范成大在《吴郡志》里写道:“苏湖熟,天下足。”几乎与他同时,陆游在《常州奔牛闸记》里也提到:“苏常熟,天下足。”“‘苏湖熟’和‘苏常熟’,虽然一字之差,但到底是哪个在先?我觉得,有可能是‘苏常熟’在先。”张乃格表示,常熟这个地名起于南朝,大约公元540多年,而记载“苏湖熟,天下足”的《吴郡志》成书于1192年,“这个时间,跟常熟的540多年相差太多了,所以有可能是‘苏常熟’这种叫法在前。”

江苏的繁华,不仅体现在粮食上,还反映在工商业和城市发展方面。隋代时,就有“扬一益二”的说法,从城市工商业发展程度来看,扬州第一,益州,也就是现在的成都第二。至此,江南已从侧重体现粮食生产水平的“苏常熟,天下足”,演变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宋经纬 王卫 白雁 刘静妍 张然 李艺蘅 李鸣 王子扬/文 顾炜 顾闻 储希豪/摄

(编辑 吴嫣然)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