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帮果农解决滞销难题,南京青年学子为城市守护者送清凉

现代快报讯 南京江宁湖熟果农尹师傅独自一人带着儿子,种植了10亩瓜田,炎炎夏日本该畅销的西瓜却因人手不足而面临滞销的困境。这下怎么办?南京工程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在学院组建“青春助农”实践团,带领学生参与到爱心助农实践中。


△帮助果农解决滞销难题


当天,在近40℃高温下,师生们扎进果棚中,帮助果农完成西瓜采摘、称重、包装等工序。他们利用朋友圈、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帮助果农宣传,发动企业、个人前来购买。

更为暖心的是,师生们还自费购买西瓜,为交警、安保人员、外卖小哥、快递员等高温下的城市守护者送上一份夏日清凉。


△为城市守护者送清凉


此外,“青春助农”团队先后来到扬中市营房村、兴阳村和友好村,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关爱留守儿童和老人、关注乡村生态环境等内容开展走访调研,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贡献青春力量。

“我们希望在劳动实践中实现育人价值,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走进普通群众,这不仅是一堂劳动教育课,也是意义深远的思政课,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从中有所收获。”带队老师这样说。

除了在校生投入火热的实践中,该院的毕业生也响应学院的号召。李佳成是该院车辆185班的毕业生,近日也收到了2022年“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录取通知。

“不经意间刷到朋友圈,看到老师和学弟学妹们在田地里大汗淋漓的画面,一下子就被触动了。距离上班还有一段时间,可是我觉得我也应该做点什么……”

因此,李佳成主动联系了高邮市十里村的村干部,了解到村里有5户失独和残障老人需要帮助。她联系学院组建了志愿服务团队,来到5位老人家中,为老人送去基本生活用品,帮助打扫卫生、整理房间。

“助老志愿服务已经结束,但我服务农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才刚刚起步,这是我愿为之而奋斗的职业选择。”李佳成说。


△河海大学在启动揭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近日,河海大学信息学部与如东开展人才对接交流活动,双方就如何深入开展校地合作进行了探讨交流,签订了河海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并揭牌。

与此同时,河海大学博士生实践团在启东参观了抗大第九分校纪念馆,在“通海垦牧公司”旧址重温了张謇创办公司的光辉岁月和实业救国的伟大理想。实践团成员们感动于抗大学生一面学习,一面战斗、艰苦办学、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也表示要汲取张謇的创新精神、实干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社会责任感,用青春践行报国使命。

此外,实践团在“美丽启东-江海岸线”工程现场见证大江大河的生态保护治理成效;在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近距离感受高度自动化运营的现代化港口,“行走课堂”中感悟时代成就;参观了启东市青年人才驿站、启东市人才公寓,全方位感受启东市对于人才吸引和人才保障的优惠政策。

通讯员 张春平 倪颖 郭茜 实习生 徐珂 现代快报+记者 李楠

(通讯员供图)

(编辑 周冬梅)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