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实践创新。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目前,江苏已初步形成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就是要把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生态环境“硬约束”,落实到不同的管控单元,实现精准施策、科学治污。为此,江苏2020年就在全国率先建成“三线一单”管理平台,并于今年1月印发《江苏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省生态环境厅配套出台《江苏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分区管控全链条管理。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处长杨凯说:“将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4570个管控单元,其中陆域有4268个单元,海域有302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制定了差异化、精细化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明确准入要求、规范开发行为。”
同时,江苏建成“江苏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管控规则“一手清”、研判结果“一键查”,为项目准入、企业选址提供智能判断。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实施以来,全省累计优化选址102个线性工程,主动避让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和省级生态空间管控区,保护202个重要生态空间,有力推动了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
记者│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郑伟 周雷
编辑│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