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市坚持“硬核制造”与“专精特新”双轮驱动,加速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不断释放出澎湃发展动能,一幅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画卷正在淮安大地徐徐展开。
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淮安历史上单体最大的制造业项目,它总投资202亿元,规划建设年产160万吨精品钢帘线制造基地。2025年上半年企业迎来良好开局,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钢帘线一厂的半成品车间里,灵活穿梭的agv(自动导引车)小车搬运钢帘线半成品,每一处细节都透着生产的活力与节奏。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丛宝义介绍:“上半年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基本完成工作目标,产量近20万吨;同时,我们通过内部创新不断提升效率,人员效率和机器效率都大幅度提升。下半年,我们会持续在生产端和销售端发力,希望能够达到30亿元到40亿元的营业收入。”
当百亿级项目中天钢铁以规模效应彰显"硬实力"时,另一条赛道上的威博液压正用"独门绝技"诠释着"软实力"的价值。如果说前者代表淮安制造业的"体格",那么后者则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巧思"——在液压动力单元这个细分领域,这家从巷弄工厂成长起来的国家级"小巨人",用22年专注打磨出0.01毫米级的精密,以"隐形冠军"姿态演绎着"小而美"的创新哲学。江苏威博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金星说:“十年前,在静音方面,液压产品比国外高到5到10个分贝。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大量地让产品走出国门。为了解决这个技术的瓶颈, 我们就招揽研发人才,从国外购买先进的装备。 ”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今年上半年,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大的情况下,因为创新产品受到市场青睐,威博液压的销售额依旧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江苏威博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宋雨亭介绍:“上半年我们聚焦新质生产力战略,公司积极地推行出海计划,外贸业务也得到了显著的增长,产品出口到德国、法国、巴西和印度等多个国家。下一步,我们将深耕五大核心业务领域,保持仓储物流领域优势,持续发力高空作业平台;同时将大力推进重载AGV市场,有序开发注塑机等工业领域,挖掘矿卡和重卡的转向市场。我们将继续持续创新驱动,巩固现有优势并开拓新兴领域。”
走进江苏飞翔科技集团的造纸车间,新鲜纸张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现代化的流水线上,纸浆悬浮液经过压平控水,烘干后制成各种规格的纸卷。而作为传统造纸企业,飞翔科技集团也曾经历了从高能耗生产向绿色智造的转型历程。早期其包装纸生产依赖传统流水线,吨纸能耗高且生产效率有限,属于典型的资源密集型模式。通过实施磁悬浮真空透平风机等技改项目,企业吨纸电耗下降56度,年节电超500万度,实现了从粗放式生产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江苏飞翔科技集团董事局主席张飞介绍:“吨纸的气耗、电耗和水耗平均都已降低了30% ,同时,生产效率增加了20%。 一正一反,这使得我们的竞争力得到大幅提高。”飞翔科技的转型,是淮安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生动缩影。从中天钢铁的“灯塔工厂”蓝图,到威博液压的“核心领域”发展,再到一条以创新链赋能产业链的淮安路径已然清晰。当创新引擎轰鸣作响,新质生产力正凝聚成淮安经济增长的强大动能。(刘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