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中国购”持续升温,来华扫货见证中国引力

近日,“打飞的来中国购物”“外国游客组团去义乌扫货”等话题热度不断攀升,一大批外国游客在社交媒体为中国商品“打Call”,无论是传统的服装百货,还是现代国潮、电子科技,均上榜其购物清单。“中国购”火力全开,正成为中国经济的又一张“金名片”。

“中国购”引力磁场,首先源于政策推力。从优化境外游客支付环境到提升离境退税便利度,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多地机场、商圈增设外币兑换点,移动支付平台简化绑定流程,让外国消费者告别“支付焦虑”。重庆江北机场离境退税商店增至13家,即时退税服务让游客“即买即退”;广州白云机场试点“电子发票+线上退税”新模式,退税到账时间大幅压缩。政策创新降低了消费门槛,传递出中国扩大开放的鲜明态度,推动“中国购”持续升温。

产业升级厚积薄发,锻造“中国购”品质内核。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跃升,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高端产品成为新宠。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具备智能温控功能的保温杯、可折叠太阳能充电板等“黑科技”小商品,让外国采购商直呼“惊喜”。“中国制造”曾是加工、贴牌的代名词,如今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中国品牌正以强大实力和卓越品质重塑全球消费者认知,折射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优势,重塑着“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

文化自信深度赋能,赋予“中国购”独特魅力。国潮品牌强势崛起,汉服、旗袍等传统服饰搭配现代设计,成为外国游客争相购买的“文化单品”。故宫文创、敦煌IP等文化符号与日常用品结合,让“中国风”吹进全球消费者的生活场景。在景德镇陶瓷市场,融合传统技艺与当代美学的创意瓷器,让外国游客爱不释手。文化体验的深度融合,在进一步提升了购物附加值的同时,更构建起跨越国界的文化共鸣,正在让“中国购”加速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消费生态持续优化,打造“中国购”优质体验。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强调发展入境消费,优化完善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提高境外旅客在华旅游便利化水平。跨境电商保税仓实现“秒级通关”,物流企业推出多语种配送服务,在重点商圈,多语种导购、国际快递代收点成为标配……“买得到”变“买得爽”,中国消费市场软硬件同步升级。全链条消费生态优化,让“中国购”成为体验中国服务的窗口。

“海淘”不再吃香,“中国购”风靡全球。“中国购”持续升温的背后,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持续推动政策红利、产业实力、文化魅力、服务活力共振,“中国购”热流不仅温暖着中国经济,更将让世界看见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现代中国。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