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漫评:人机共跑“半马” 是赛场亦是考场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近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与跑步爱好者同场竞技,在“半马”赛道上挑战极限。

比赛现场堪称科技盛宴,形态各异的人形机器人纷纷亮相。约21公里多的“半马”,是对人类体能和耐力的考验,也是对机器人各项性能的极限测试。过去,的确有许多“出圈”的人形机器人,但它们更多应用在工厂、实验室、舞台等单一环境。如果置身放在复杂路况和不确定状况下,它们能否从容应对?此次“半马”就是一次动真碰硬的考试。比赛中,机器人选手和人类参赛者一样,需要爬坡、跨越轨道、拐弯,还要因对其他突发情况等。让“钢铁侠”们拥有人的形态和步态已属不易,而让它们跑起来则难度更大。人形机器人在“半马”的比拼,可谓高难度竞技,考验着机器人运动控制、环境感知、能源管理等核心技术能力。

这场“半马”是赛场亦是考场,考验人形机器人的综合性能,更考验背后设计团队的实力与水平。正如同人类跑马拉松需要不懈地科学锻炼,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也需要不断提升性能。赛前,各设计团队对机器人选手进行适赛性的改造,比如有的团队为机器人穿上运动鞋,减缓双足磨损问题;有的团队为机器人“减重瘦身”,提升其长时间奔跑的稳定性;有的团队用上了关节导热技术和风冷散热技术,让机器人在赛场发挥更稳定……这场比赛,与其说是人形机器人的赛场,不如说是高规格的试验场、前沿科技的竞技场。

这场人机共跑的“半马”,意义远超于比赛本身。通过比赛,业内可以验证技术成熟度,推动行业标准建立,同时进一步倒逼技术创新,完善产业生态。而当人形机器人与人类跑步爱好者共同亮相、同台竞技,公众感受到它们的智能与魅力时,就会对机器人产业形成更积极的认知,“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观念将进一步根植于人们心中。

当然,科技创新如同自然界所有生命的成长,总要在跌撞中寻找突破的方向。作为跑马“新人”,机器人选手在赛场上的初亮相或许不够完美,它们可能摔倒,可能宕机,但这并不掩盖其巨大的发展潜力。今天它们遇到的挫折,恰恰可以给予技术研发最真实的反馈,实现技术的不断优化。

人形机器人未来要跑的路程,比一场马拉松更远。我们期待,人形机器人产业在不久的未来迈上新台阶,人形机器人在更多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发展带来更多惊喜与变革。(图文  丹鸿)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