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九月,大地流金,2024年全国科普日如约而至,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启幕恰逢中秋节,不少场馆、公园将推出科技点亮中秋月、科普游园会、科普之夜等特色活动。
科学之光,如火燎原。新时代的科学普及被赋予了与科学创新同等重要的意义,它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自2004年以来,中国科协已经连续21年成功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40余万场次活动策划规格高、展品数量多、科技体验感强,为公众“烹饪”了一场又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数据无声,却是最有力的证明。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尊重创新、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科技强国夯实根基。
更好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是高质量科普的价值所在。从公众的角度感知需求、科学谋划,以平等的视角讲解知识、分享经验,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内蒙古自治区,科普大篷车化身“草原科普轻骑兵”,远行千里为农牧民送去养殖技术;在广西南宁,埌东医院的医护团队致力于科普视频的制作,从选题的精心策划,到内容的反复推敲,再到拍摄与后期制作的精益求精,他们坚守初心为老年群体的健康保驾护航;在江苏南京,“生态向学”进校园课后公益行活动连续多年开展,让环保工作者走上讲台,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生态和科学的种子……人民群众在哪里,科普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为提升民生福祉、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科学普及是面向新一代青年人、助力实现创新发展的事业。回望这些年,搭乘互联网的“东风”,科普增添了更多不一样的“打开方式”。一部手机、一个平台、几个账号,助力各行各业的专家化身科普达人,通过直播、短视频、话题互动等形式通达万千网民。今天,学生们能实时收看、参与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举办的“天宫课堂”。还有人“像追剧一样”等着看科研网红更新的网文。深的学问变浅了,厚的知识变薄了,趣味科普正日益带给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影响。今年的全国科普日特别面向大学生、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公务员等群体,设置前沿科普论坛、新质生产力科普展、青年创新实践作品展等活动,以坚定青年群体科技报国的决心,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激发建设科技强国的信念感、使命感。
厚植科技创新的沃土,离不开科普的“甘霖雨露”。通过科普激发兴趣、探索未知,必定能催发更多“科学种子”。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上,滋养出一片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热爱创新的“广袤森林”。(陈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