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编辑:高霞
- 时间:2025-08-01 11:24:50
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金融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深刻把握数字中国建设战略机遇,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部署,组织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发展战略,以系统性重塑和创新性实践,着力构建数字金融新基座、新生态、新范式,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注入澎湃数字动能。
一、前瞻布局,着力构建数字金融“新基座”
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坚持战略、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系统性重塑组织架构、技术底座和人才梯队,为全省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筑牢基座。
△ 泗阳农商银行依托县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农商·苏服办”政银合作专区和智能金融服务厅,将金融服务“搬”进行政服务大厅
(一)坚持战略引领,凝聚“协同奋进”转型共识。为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坚持高位布局,长远谋划,成立由“一把手”挂帅的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积极谋划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明确“数字基础建设全面有序、数字经营管理创新有为、数字风险控制精准有效、数字价值创造强劲有力”四大核心目标,为全省农商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举旗定向。构建由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战略引领、专班协作、农商行落地的敏捷架构,统筹行业资源,打造“智能中枢+数字触角”的数字化战略体系。建立科学的成效评价与激励考核机制,将转型成效与机构绩效紧密挂钩,以刚性约束驱动转型进程,在全省农商银行凝聚起同频共振、协同奋进的强大合力。
(二)坚持平台赋能,筑牢“集约高效”数字根基。为破解单个农商银行“想做做不了、做不好,做了成本高”的共性难题,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着力构建集约化、智能化的科技新底座。紧跟技术前沿,快速完成了DeepSeek-R1、Qwen等多种AI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并以业务价值为导向,自主开发大模型应用场景,部署智能代码助手、智能写作、质检中枢、问答助手四大智能办公矩阵,用AI技术赋能员工、赋能管理,有效提升了开发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加速了服务响应。在基础设施层面,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建成DaaS 2.0数据云服务平台,支撑全省60家农商银行“数仓上云”。构建“数据-算力-场景-人才-工具”“五位一体”生态体系,打通工商、税务、司法等跨域数据,形成数据价值交换网络,为智能风控、精准营销等场景持续提供数据动能,实现数据价值的指数级释放。全省农商银行本着“能迁则迁、应迁尽迁”原则,将行内重复建设系统向省级平台回迁,有效整合资源。
(三)坚持人才驱动,强化“业技融合”智力支撑。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着力打造“业技融合”复合型人才队伍,建立标准化培养体系,培育大数据专业人才梯队,目前,已有258名业务骨干获取数据分析专业认证。徐州农商银行设立“数字创新实验室”,开办“金融科技夜校”,建立数字金融分析师团队及科技人才后备库,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通过集中式理论学习与贯穿式项目实践,持续推动发展理念转变与业技融合能力提升。泗阳农商银行在“引才”与“育才”上双向发力,一方面,以市场化薪酬成功引进多名计算机工程师、数据分析人才;另一方面,建立科技与业务条线的轮岗交流机制,选派骨干深度参与省级核心项目建设,在实战中锻造复合型人才。
二、创新驱动,着力构建数字金融“新生态”
构建“新生态”,必先锻造“新内核”。在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的统筹推动下,全省农商银行聚焦产品、营销、风控、运营四大关键领域发力,对传统的业务模式进行系统性重塑,着力构建开放、多元、共赢的数字金融新生态。
(一)创新数字信贷,提升融资“可得性”。为破解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广大城乡居民“融资难、融资慢”的痛点,江苏农商联合银行通过沉淀通用的风控模型、数据组件和产品模板,赋能各农商银行像“搭积木”般快速定制贴合本地需求的线上信贷产品,有效降低创新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实现信贷服务提质增效。全省农商银行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变“经验驱动”为“数据驱动”,研发了一批线上化、标准化、智能化信贷产品。如民丰农商银行打造的线上贷款平台,成功上线支持涉农主体的“阳光e贷”、便捷个体工商户的“收单商户贷”、满足市民消费的“市民e贷”以及服务精英群体的“精英e贷”等系列产品,该行今年以来为上述信贷客户授信17.47亿元,用信8.06亿元。
△ 民丰农商银行为客户安装并调试“智慧食堂”系统,助力商户开启团餐新时代
(二)创新数字营销,提升服务“精准度”。全省农商银行顺应数字化发展浪潮,创新求变,推动传统的“大水漫灌”营销模式向数据驱动“精准滴灌”转变,实现经营模式由“人海战术”向“智慧运营”新质生产力跃迁。在数据基础层面,通过构建强大的客户洞察“大脑”,为精准营销提供决策依据。如皋农商银行采用数据挖掘、移动互联网、流程引擎等技术,开发的“智慧营销平台”,为员工营销、总行管理全方位赋能,构建起448个客户特征指标、65个客户标签的画像体系,使客户分层分类真正有效落地。张家港农商银行基于完善的客户画像,月均生成6万户精准名单,嵌入厅堂柜面系统,赋能一线高效触达。淮安农商银行通过数仓模型形成精准营销客户清单,助力新增普惠类贷款授信2.15万户、授信金额107.29亿元,用信金额28亿元。在渠道创新层面,通过打造新型客户连接“桥梁”,实现有温度的深度互动。镇江农商银行创新“企业微信私域运营”模式,坚守“陪伴式金融+生活管家”理念,客户触达转化率提升30%,有效破解了私域运营“添加后即沉默”的行业痛点。在智能应用层面,通过引入前沿的AI技术“引擎”,实现从“流量运营”到“价值深挖”的质变。江南农商银行自主研发“小江智脑”大模型应用平台,以AI大模型深挖数据价值,其精准营销策略累计转化金额达9亿元,树立了智慧运营行业标杆。
(三)创新数字风控,提升管理“智能化”。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积极打造智能风控中台,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风控+反欺诈”立体防护矩阵,持续提升实时决策、风险量化、趋势预测等核心能力。在省级中台的引领下,全省农商银行构建起覆盖信贷业务全生命周期和内部运营全流程的数字风控防线。在贷前审批环节,张家港农商银行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部署了13个决策树模型和87个评分卡模型,为超200亿元的信贷业务提供了精准的风险画像与决策支持。在贷后管理环节,民丰农商银行创新应用知识图谱技术,上线智能化催收平台,精准定位失联客户,助力不良催收效率提升30%。在内部合规方面,为防范操作风险,如皋农商银行建立员工行为监测系统,结合自研的211个合规模型,累计生成超5万条预警信息,有效筑牢内部风险“防火墙”。启东农商银行通过智能风控体系,实现了对关键风险的实时监测与精准预警,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安全基石。
(四)创新数字运营,提升服务“加速度”。为全面提升客户体验,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对业务流程进行革命性再造,跑出了服务“加速度”。一方面,在前台服务上,全面赋能“敏捷体验”。为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率,江苏农商联合银行聚力打造普惠展业平台,全面推广“三台六岗”信贷模式,实现授信、放款在线申请,合同电子化、抵押线上化。另一方面,在后台运营上,追求集约高效。成立省级集中作业中心,通过统一全省农商银行业务场景与凭证规范,使中心作业和授权时长锐减40%,为业务处理质效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昆山农商银行纵深推进“厅堂一体化”改革,通过标准化建设和科技化改造,实现客户精准分流、厅堂高效协同,客户平均等候时长缩短23.49分钟,柜面业务办理效率提速29.63秒/笔。如皋农商银行积极应用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完成16个业务场景的自动化改造,年节约工时超5500小时。
三、靶向施策,着力构建数字金融“新范式”
数字金融的生命力在于其与实体经济和民生需求的深度融合。在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的引领下,全省农商银行将数字技术嵌入万千场景,从田间地头到繁华都市,从百姓生活到产业升级,一幅广阔的数字金融服务版图在锦绣江苏大地上徐徐展开。
△ 2023年句容农商银行数字乡村平台正式启用
(一)数字赋能乡村振兴,为美丽乡村“增色”。面对大行下沉的白热化竞争,全省农商银行主动出击,坚持将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全力巩固农村金融主阵地。江苏农商联合银行主动加强与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的“总对总”战略合作,携手推动“苏农云”涉农数据共享,精准勾勒全省农商银行客户画像,为信贷风控提供坚实支撑。依托“E 路由我”线上直播平台,积极开展“助农直播”活动,搭建起地方农特产品与市场连接的桥梁,有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截至6月末,“E 路由我”平台客户数1163.58万户,累计开展省级直播活动197场,触达客户超3000万人次。
在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的战略引领下,全省农商银行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特色化数字乡村发展模式。句容农商银行贴近、贴紧、贴实镇政府、村委会及广大村民的所想、所需、所盼,整合政务、村务、民生等40余项服务,构建起“互联网+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助力基层党建、乡村治理、民生改善和智慧农业,目前该平台已覆盖全市12个乡镇53个村,服务10.6万村民,成为镇江市数字乡村建设的示范标杆。
△ 句容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赴后白镇林梅村了解数字乡村建设情况
(二)数字赋能实体经济,为企业发展“添翼”。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充分发挥省级平台的统筹协调作用,一方面,稳步发展债券联合承销业务,探索开展科创金融、投贷联动、融资撮合等创新业务,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加快推动供应链协同展业,深度融入产业链生态,与核心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打通核心企业的ERP、进销存等系统,将产业链上的订单流、物流、资金流进行数字化、可视化呈现,实现了“用数据换信用,用信用换资金”的良性循环,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
△ 江南农商银行走进数币乡村安基村推进数字金融工作
全省农商银行锚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积极运用数字金融工具,为千企百业、千家万户量身定制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江南农商银行打造的“江南企财”“江南财资通”等平台,为1.65万户小微企业提供票、财、税一体化服务,为集团企业和政务单位提供专业财资服务,实现年交易金额1.6万亿元。启东农商银行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创新渔业供应链、养老服务业等金融场景,推出“渔船运营贷”“养老保障贷”等专项产品,精准匹配产业周期与资金需求。沭阳农商银行锚定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的新趋势,为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从事电子商务的客户,创新推出“淘易贷”产品,助力地方支柱产业花木销售从线下走到线上、从国内走向世界。截至6月末,该行累计发放电商贷款5800户、金额6.5亿元。昆山农商银行深耕区域特色产业,依托省级数据底座,构建起覆盖当地“专精特新”企业的“产业数字图谱”,通过整合工商、税务、专利等多维数据,精准定位高成长性科创企业,主动授信,有效解决轻资产、高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三)数字赋能普惠民生,为金融服务“升温”。金融为民,服务先行。全省农商银行坚持将数字金融融入百姓“衣食住行游购娱”等方方面面。在线下服务方面,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泗阳农商银行携手县行政审批局打造以“总行旗舰专区-乡镇支行服务专区-村(社区)金融服务站”为架构的政银合作服务体系,实现14个领域315项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江南农商银行深度参与“常州医保”移动支付平台建设,打通医疗健康领域支付通道,并设立千余个普惠金融服务点,搭载68项政务服务功能,构建起“15分钟医保服务圈”。
△ 江南农商银行走进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专场
在线上服务方面,江苏农商联合银行以手机银行APP为核心载体,持续构建丰富多元的“生活服务平台”和“支付生态圈”,打造集账户管理、生活缴费、投资理财、政务服务于一体的“数字金融超级入口”,实现客户金融需求一站式响应。截至6月末,全省农商银行手机银行客户达4005.17万户,较年初增长95.65万户。启东农商银行推出智慧社区系统,将金融服务无感嵌入社区生活,有效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江南农商银行积极打造“江南好生活”“江南付”“好生意”三大平台,覆盖商户经营全场景,形成“生态引流-资金管理-运营增效”服务闭环。“江南好生活”平台整合餐饮、便民服务及直播引流,2024年触达用户163万人次;“江南付”资金管理平台实现收付管一体化,服务超90%活跃商户,年度交易额67亿元;“好生意”平台聚焦餐饮智能管理,贯通点餐、接单、收银全流程,年交易规模达105亿元。
擘画蓝图绘新卷,奋楫扬帆正当时。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是江苏农商银行系统把握时代脉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更是服务金融强国建设、践行金融为民初心的使命担当。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将引领全省农商银行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促进金融与科技“深融合”、与实体经济“强共振”、与人民需求“紧相连”。以更智能的系统、更普惠的触达、更温暖的服务,赋能千行百业,润泽千家万户,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伟大征程中,贡献磅礴的农商金融力量,谱写数字金融发展新华章!
通讯员 单鹏 郑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