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新华时论|基层减负,先要减掉“考核之负”

在基层工作中,“花20%的时间工作,花80%的时间证明做了多少工作”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上班就头大,生怕哪一点做不好给单位扣分”的情绪也时常弥漫。尽管近年来各地相继出台政策减轻基层负担,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关键还是考核指挥棒不尽合理。

一项任务要想落实到位,必要的考核检查是应该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考核要契合实际,要科学合理。从不少基层反映、媒体报道来看,考核有泛化、变味的趋势。比如,有的地方指标冗杂,在考核中设置一级、二级、三级指标,总体赋分甚至超过千分。有的地方考核过频,一些乡镇一月就有好几十场考核。有的地方指标内卷,年年抬高门槛、数字层层加码,面对难以完成的任务,基层无奈只能“以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有的地方指标设置不合理,“该考的不考,不该考的多考”,甚至陷入“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的怪圈,考核就这样在开会、材料和留痕中完成了“闭环”。考核的惯性力量是巨大的,应付考核几乎成为基层工作的“工作日常”,该落实的任务、该解决的问题,反倒成了“次要任务”。

考核是指挥棒,是风向标。如果考核过多过频甚至演变成“为考核而考核”的异化,对于基层干部来说,无疑意味着负担的必然加重而且几乎“无解”。考核如山,对应的是资料成海。有的地方基层干部为了应付这些任务,天天加班加点写各种材料。有的地方一年开会800余次,每天要开2到3次,让基层干部啧有烦言、疲于应对,大大降低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地方为了在考核中排名好看,甚至不惜弄虚作假、编造台账。考核为啥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甚至考核本身已经成为基层难以承受之重?值得深思。

考核本是推动工作落实、激励干部干事的有效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和部门陷入“考核依赖症”,不管部署什么工作,不考核总觉得不重视、难落实。一些‌上级部门通过设置考核指标强化部门权力,甚至将考核、问责等手段,等同于责任下沉的“甩锅”妙招。面对多条线、多板块考核的现状,一些部门通过增加考核的频率和数量,甚至动辄“一票否决”来完成对下级部门的管理和控制。从根本上说,发展环境在变化、基层治理在转型,而一些部门并未适应从硬到软的转型,依然守着“考是上级的法宝,分是基层的命根”这种固化思维。种种原因之下,“小马拉大车”成为常态,基层现状越来越与考核的初衷背道而驰。

客观来说,面对繁重的发展任务,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也在水涨船高。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任何工作都是如此,考核也不例外。不妨从“减”入手,聚焦工作重点难点,减掉不必要的考核项目,减掉完不成的指标数据,减掉刻意留痕、无端内耗,减掉多头考核、重复考核、繁琐考核、无用考核,让考核回归本位,释放推动工作的动力和活力。

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切实把面向基层的督查检查考核总量减下来、频次统筹好。基层减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形式主义突出、导致基层负担过重,解决起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是破解这一难题的“七寸”。要从根本上减轻“考核之负”,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上。

(陈立民)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