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苏多家图书馆不再“日落而息”,服务时间延长到了晚上甚至深夜,图书馆成为城市“夜书房”,让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读书已成为公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书馆承载着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向往。尤其暑期,图书馆迎来客流高峰期,传统的开放时间和服务模式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各地图书馆积极响应公众需求,采取延长开放时间等措施。此举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图书馆暑期“一座难求”的现状,更体现了文化场所以人为本、服务公众的理念。
若把好书比作“精神粮食”,晚上仍在开放的图书馆就是读者们的“深夜食堂”。快节奏发展的今天,人们面临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许多“打工人”白天的时间和精力被工作占据,晚上在图书馆里“泡”几个小时完全地放松自己,这是“快时代”里的“慢生活”。当然,走进图书馆不仅是为了释放情绪、缓解压力,更在于让空闲的时间变得更有价值。在许多地方,图书馆的延时服务延伸的还有文化体验、科学探索、音乐会、青年夜校等,这些举措延伸了公共文化服务半径,拓展了全民阅读体验空间,弥补了夜间文化供给不足,也刷新了人们对夜生活的打开方式。
无锡市图书馆7月份晚间读者达2万多人次,南京江北图书馆的“夜书房”座无虚席,徐州24小时图书馆读者不断……类似的情形,体现了人民群众在夜间巨大的文化生活需求,也折射出这种文化需求还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在当下,“夜经济”早已发展的如火如荼,夜间的文化生活选项却相对匮乏。《“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要“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多部门联合发布相关意见提到要“进一步加强错时开放、延时开放,鼓励开展夜间服务”,就是提倡文化场所通过多元服务积极回应公众的需求。
夜间有书香,城市添芬芳。图书馆开放“夜间模式”,不但有益于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有助于涵养城市的独特气质和品格,成为培育城市精神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图书馆,在书香中涵养正气、滋养心灵,也期待更多图书馆创新公共服务方式,用灯光点亮书香之美,书香浸润城市肌理。(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