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草原牧区行·内蒙古篇②】 扎赉特旗——好味“稻”飘出兴安盟

  【草原牧区行·内蒙古篇②】

  光明日报记者 陈晨

  秋分过后,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稻香氤氲。一串串被饱满籽粒压弯腰的稻穗,“眉眼”间写满丰收的喜悦,笑盈盈地和记者打着招呼。

  遍野的稻田在阳光下泛着金黄,着实叫人心生欢喜。不过,记者眼中的“丰”景魏建明早就习以为常且无暇欣赏。作为扎赉特旗魏佳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经理,魏建明正“开心地忙着”呢:张罗收割、收购、加工……别看这个1985年出生的小伙子年纪不大,肩上的担子可不轻——除了公司的8000多亩水稻,他还和200多户农户签订了25000亩的水稻订单。

  25000亩,不是小数目。

  “没啥!大伙儿种完我来收而已。”小伙子倒是谦虚。

  “哟,可不是‘没啥’!我们现在种稻省心多了,不用考虑选种、卖粮,满心想着把水稻种好就成。而且他收一斤稻子起码比外面高1毛钱,一亩地至少差100块钱左右。我家350亩水稻,多挣不少钱呢!”和魏建明签了十多年订单合同的张永来大哥忍不住开口说。

  说话间隙,魏建明厂里的一沓材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每张纸上都是卫星视角下的稻田照,线条圈出的地块旁标注了长度数据。抽出其中一张,只见被圈出的地块里写着“王福权订单”,左下角写有“测量面积94.03亩”。

  看记者满脸疑惑,魏建明解释:“这是之前去田检时的记录单。每年八月中下旬,我都会带十多个人去地里田检,15天左右转完25000亩地,主要看抽穗后的水稻品种纯度,低于95%的就不行。大伙儿的水稻都是我统一供种,每个种子都能追本溯源的。咱兴安盟气候好,我们做了这么多年,最大的体会就是稻子的品质最重要,要从源头把好关。”种水稻,魏建明可是“老把式”了。

  北纬46度,是兴安盟的坐标,也是公认的寒地水稻黄金带。大名鼎鼎的黑龙江五常稻米产区,是北纬45度。不过,虽然“出身”不俗,但2017年以前,兴安盟大米并不为人熟知。一手提着大米、一手拎着煮饭锅找客户的魏建明没少受挫。

  那是六年前去上海卖米时的情形。“人家一听,都说你们内蒙古人骑马、吃肉、喝奶,还吃大米?”魏建明抬高了音调,不服输的劲儿又上来了:“当时真是憋了一肚子气,但除了让人尝咱的大米也没别的招儿,谁让兴安盟大米没名气呢。”

  没名气?那就闯出名气!

  2017年以来,兴安盟委、行署加快推动产品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立品牌标准体系认证,拓展销售渠道,全力打造“兴安盟大米”品牌。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了,魏建明越来越“慧”种地了: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摄像头、传感器遍布田间;京蒙扶贫协作展开,魏建明的店开到了北京:“我们在新发地的门店提供24小时配送服务”,平淡的语气里,记者分明听出了自豪。

  正聊着,魏建明的电话响了,原来是新疆阿克苏的经销商定了6万多斤大米,来电和他商定打款的事。

  “生意不错嘛,摊子都铺到新疆了!”

  “广着呢!扎旗的稻香早就飘出兴安盟了!”魏建明笑了。

  现在,魏佳米业年销售大米1.5万吨,带动周边780多户农户种植水稻,而整个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受益农户达800余户,户均增收在5000元以上。走出工厂,加工机器的轰鸣声仍在耳畔作响,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稻田。醉人的空气里,是稻香,是希望。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2日 04版)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