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安徽蒙城县立仓镇杨庄村优质小麦基地,亳州小麦喜开“第一镰”(央广网发 张治国摄)
央广网合肥6月2日消息(记者周然)江淮处处涌麦浪,颗粒归仓田畴忙。
眼下,从安徽皖南到皖北,大面积机收场面如火如荼,江淮大地一片丰收景象。
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安徽今年小麦收割面积约4280万亩。安徽省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夏收呈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的向好态势,小麦产量有望创历史新高。
去年安徽粮食总产达到817.52亿斤,较上年增加13.72亿斤,占全国增量的5.1%,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为稳住全国“米袋子”作出了贡献。
一粒种子
“最高单产750公斤!平均亩产也有600公斤!”5月31日,在宿州市埇桥区葛林村,种粮大户雷修春正在对自己的麦田进行验收。他告诉记者,在种子的投入上注重精准、有效,选用高产、稳产、抗灾性强的小麦品种,是他家的麦田今年获得高产的“黑科技”之一。
种子被喻为农业的“芯片”。目前,安徽持证种子企业273家,每年向国内外市场供种1.5亿公斤以上,是产种、用种、供种大省。合肥丰乐种业是安徽省种业骨干企业,近期频频收到喜报:来自蒙城县、临泉县、阜南县等多个农户家里的“烟农1212”品种亩产都创了历史新高,在抗倒性、抗病性、抗寒性、抗早衰方面表现突出。
宿州埇桥区曹村村农民喜收优质小麦(央广网发 张从本摄)
今年年初,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在调研种业振兴工作时强调,安徽要全力支持种业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推动全省现代种业“保、育、繁、推、管”全产业链发展,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加快打造种业强省。据了解,安徽现建有农作物良种基地240万亩,年产良种9亿公斤,每年在全国推广面积超过8000万亩。
一场比武
5月26日上午,在阜南县王家坝镇的金色麦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比武——2022年阜阳市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正在进行。比武以“精细高效、提质减损”为主题,目的是向广大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手推广粮食机收减损技术。不止在阜南,安徽小麦面积5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在麦收期间都组织了类似比赛,营造出广大农机手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保障夏粮丰收到手、颗粒归仓。
阜阳市麦收大比武现场(央广网发 郭海洋摄)
今年“三夏”安徽全省投入联合收割机20万台,机收率稳定在98.5%以上,其中大马力、高性能收割机占25%、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在目前小麦单产和总产触碰“天花板”的情况下,通过机收和后续储藏等环节的减损,是增加粮食产量的一条新路。
去年年底,安徽省启动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即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提升小麦机收作业质量是当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安徽各地正进一步挖掘机收减损潜力,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作用,鼓励农民购置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收获机械,促进农机升级换代和智能绿色高效收获机械应用。同时,鼓励应用机收损失监测智能化技术,进一步优化割台、脱粒、分离、清选能力,切实提升机收减损性能。安徽还引导农机合作社、综合性农事服务中心等主体深入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机具使用效率和效益。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表示,今年目标是努力把机收损失率降低1个百分点,挽回粮食损失3亿斤以上。
一张地图
在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官网上,有一张安徽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分布图,这是安徽全省小麦种植户都熟悉的一张地图。在“小麦地图”上,全省小麦产地、品种、规模等生产信息一目了然,直观反映出各地小麦单一品种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成果。通过网上点击,厂商就能够轻松查阅小麦各种信息,根据需求按图索“麦”,实现小麦产销无缝对接。亳州市丰四方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蒋顶雨就是“按图索粮”政策的受益者。几年前,他种植的小麦虽然品质好,但因为与面粉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往往卖不上好价钱。自从登上了安徽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分布图,他陆续接到了几个省外的面粉企业电话,要求订购。
安徽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分布图(图片来源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官网)
作为产粮大省,过去安徽普通小麦产量大,后期深加工潜力小。“按图索粮”和订单化生产就是安徽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创新举措,通过大面积成“片”种植优质专用粮,直击供需错位的痛点,破解种粮效益低问题。
阜阳市颍州区有32.6万亩优质专用小麦,通过推进“单种、单收、单储和专用”的产销一体化模式,绘制单品种小麦种植单元地图,引导企业“按图索麦”,全区亩均增收400元以上。亳州市涡阳县是安徽首个小麦亩产千斤县,小麦种植200多万亩,全县24处被列入“小麦地图”,越来越多麦田实现了标准化、精品化种植,大部分麦子在收割之前就基本落实了订单。农民种粮的收入增长了、产品销路不愁了,种粮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今年安徽省委今年一号文件要求,全省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亿亩以上,产量稳定在800亿斤以上,保持全国第4水平,其中夏种粮食面积达到6145万亩以上。对于安徽,这既是本省发展大局的需要,更是扛稳国家粮食安全担子的一份沉甸甸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