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从运动员需要出发

  冬残奥会是残疾人运动员实现竞技梦想的最高舞台。为了让运动员在舞台上充分施展才华,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把“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始终。

  一人一策“陪练员”

  “残疾人进行体育运动,需要对人体结构、运动规律有充分认知,不良的训练习惯有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加重残疾程度。”清华大学智能与生物机械研究室主任、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季林红告诉记者,如何有针对性地挖掘残疾人运动潜力,减少二次损伤,帮助其更好地实现梦想,是一个重要课题。

  季林红和团队承担了“科技冬奥”专项“冬残奥运动员运动表现提升的关键技术”攻关课题。为了摸清残疾人运动员的情况和需求,科研团队跟随国家队的集训,辗转全国多地,与运动员朝夕相处、紧密配合。

  “残疾人个体差异较大,即便是同一个项目,不同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体能情况、发力方式、动作姿态都千差万别,需要量身定制‘一人一策’的训练方案,并配备个性化的训练器械和辅助器具。”季林红告诉记者,基于这样几乎“同吃同住”的研究,科研人员得以看到残疾人运动员不为多数人所知的困难。

  习惯单侧发力的截肢运动员通常核心肌肉力量不对称,长此以往会导致肩胛不稳等损伤;轮椅冰壶项目要求运动员精准发力,但部分截瘫运动员对冷的知觉不敏感,往往冻伤而不自知;越野滑雪中,运动员采用坐姿或跪姿,必须借助匹配自身关节角度、宽度的滑雪架才能完成比赛,否则极易受伤;单板滑雪中,运动员穿着的假肢也需要根据踝关节、膝关节调整参数,以保证残肢与另一侧肢体的力量均衡。“每一处细节都关乎运动员的健康、安全和竞技表现,一点都马虎不得。”季林红说。

  经过反复测试迭代,科研团队研发出一套数字化监控系统,通过记录运动员的生理参数、训练强度、技术动作等信息,建立数据模型,为运动员的动作优化、伤病预防和康复提供保障。

  科研人员还研发了国内首款可用于单板滑雪运动的滑雪假肢,为寒冷感知不敏感的截瘫运动员开发保暖护具。在北京冬残奥会越野滑雪项目中,季林红团队所研制的滑雪架陪伴着郑鹏、毛忠武、杨洪琼、李盼盼等多名运动员夺得奖牌。“科技助残就是要聚焦残疾人运动员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发挥潜力,超越自己。”季林红说。

  赛场内外“保护神”

  冰雪运动是高风险运动,不少运动员新伤叠旧伤,赛时的医疗保障服务对运动员顺利比赛至关重要。作为残奥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随行队医,58岁的洪涌除了要承担全体队员的日常诊疗任务,还要做好疫情防控管理和反兴奋剂工作。

  洪涌告诉记者,不同体育项目的医疗服务难点并不相同。随着运动量增大,队员们的陈旧性损伤复发,疼痛、行动不便等症状逐渐显现。为了给运动员提供优质保障,代表团做足了准备,将微波治疗仪、光电治疗仪、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等器械都带进闭环内,还从甘肃白银的训练基地运来3台诊疗床。

  “我的房间就是一个‘五脏俱全’的诊疗室。”洪涌说。作为一名入行30年的队医,洪涌是距离运动员病痛最近的人。近一年来,他跟随队伍赴白银、安康等地参与医疗保障,目睹了残疾人运动员为了争夺哪怕0.1秒的优势,要忍受多少痛苦、付出多少代价,“残疾人运动员能够站上赛场十分不易,如果出现病痛不能及时处理,就有可能影响后续发挥”。

  和洪涌一样,奔忙在赛场上的滑雪医生同样承担着重要使命。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医生李曼就是滑雪救援队中的一员。李曼告诉记者,残奥高山滑雪项目的滑行时速高达100公里,加上雪道陡峭,运动员稍有失误就有可能摔倒、滑坠,受伤的残疾人运动员很难依靠自己滑出雪道。

  为了及时抢救伤员,滑雪医生在接到指挥官下达的命令后,必须在4分钟之内穿好雪具,背负15公斤重的救援装备赶到伤员身边,协助伤员脱除辅助器具,在检伤固定后转运到山下运动员医疗站。“由于残疾人运动员滑行姿势的控制难度更大,错过或碰撞旗门等失误时有发生。”李曼说。

  争分夺秒“魔术手”

  在冬残奥会赛场上,辅助器具是残疾人运动员不可或缺的“无声战友”。作为肢体的延伸,假肢、轮椅和矫形器帮助运动员支撑起身体,朝着终点勇敢进发。

  在此次冬残奥会上,为了解决残疾人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北京、延庆和张家口赛区的3个残奥村和5个竞赛场馆均设立了技术维修服务机构,近50人的技术团队专门为残疾人运动员所使用的轮椅、假肢、矫形器等运动器具和生活辅具提供维修服务,问题器具在技师们一双双“魔术手”的操作下恢复如初。

  位于北京冬残奥村的奥托博克技术维修服务中心技师张鸾告诉记者,冰雪项目发生激烈碰撞的概率较高,为了不耽误运动员的训练和竞赛日程,技师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完成维修。为此,维修中心准备了1000多种零件,并配备了打磨机、带锯、红外烘箱和焊枪等专业设备。

  “大到车轮变形、脚板断裂、假肢修正,小到坐垫缝合、轮胎充气、靠背调节,只要有需求,都会尽量满足。”张鸾说,只有确保装备时刻保持良好状态,才能让运动员心无旁骛地投入比赛。(经济日报记者 康琼艳)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