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盛世阅兵:映照历史光辉,照亮和平未来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被历史的光辉笼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在这里举行,期待已久的阅兵式在这里开始。此次阅兵,是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首次阅兵,也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亮相。这不仅是一场军事力量的展示,更回响着深厚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一条阅兵路,半部建军史。当激昂的军乐奏响,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1949年开国大典,受阅装备多是“万国牌”,甚至需要几匹马牵引火炮;如今,国产主战装备的“眼”更亮,“臂”更长,“拳”更重,“剑”更亮,每一件都刻着“中国创造”的印记。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等,参阅装备数量型号达上百种,所有受阅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是捍卫国家主权和人民安全的保障;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极高的新型装备,人工智能+无人智能技术,它们是新时代的大国重器,体现着人工智能在国防领域充分发展的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它们是中国适应科技发展变化、打赢未来战争的强大实力。新装备不仅是实力的证明,更是对先辈的回应——当年为“建设强大国防”殚精竭虑的科学家、浴血奋战的战士,他们的夙愿在当下的阅兵场成为现实。过去与现在对话,让阅兵成为一次对国防初心的回望与接力。

  今日之阅兵,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相遇,其意义远超一国范畴,它是对历史的共同铭记,对和平的集体捍卫。中华民族近代遭受了深重的苦难和屈辱,因此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强大起来以后的中国,目的不是称王称霸,而是不再遭受欺凌,并确保有能力捍卫和平。我们不做强权,但也不畏强权。从恢复联合国席位到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话语权逐渐增强,不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当话语权掌握在正义者手中,它将成为一把利刃,直指别有用心指认;也将成为一座桥梁,凝聚起多元文明的共同体。三军仪仗队、徒步方队、坦克、自行火炮、无人机、战术导弹、战略核导弹的亮相,是“敢将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抒写,更是中国维护世界和平、担当大国责任的坚定誓言。它将正确的二战史观、大历史观传递给了全世界:和平不是口号,而是能力;担当不是姿态,而是实力。世界各国渴望和平的呐喊声穿越时空,在此次阅兵中回荡。中国愿意也能够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未来。中国与世界对话,让阅兵成为一场对和平发展的默契与共建。

  为了赢得这份话语权,我们已走过八十年。当十里长街铺展巨幅红旗,当无人机群在天空拼出“1945—2025”金色年轮,整个世界首先读到的是一幅山河锦绣的当代中国美丽画卷。中国正向世界无声宣告:今日之中国,已彻底告别昔日的凋敝与贫弱,正以昂扬之姿全面走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时代。阅兵式上,军人的踏步声是坚定的、响亮的,是自信的、强大的。他们身姿挺拔,如苍松屹立,每一步都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忆往昔峥嵘岁月,中华民族历经风雨又不断浴火重生,五千年风雨如磐乃至复兴征程攻坚克难中迸发出了一种精神力量——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在哪?蕴藏在国庆阅兵乘车方队上抗战老英雄的深情敬礼,亦凝结在一枚无数科技人员呕心沥血研制的中国芯片。论是时代变迁,还是科技繁茂,都不会让我们离精神渐行渐远。这次阅兵,阅出了东方红,阅出了“清澈的爱”,阅出了龙的豪迈与狮的可敬,阅出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中华之魂,阅出了力透纸背下字里行间描摹的予国深情。中华民族与自身的世纪对话,让阅兵成为一场民族精神的赓续与传扬,其间有的是八十年峥嵘岁月,恰如当年的十里长安,今天的万里繁华。

  万里纵横国魂在,今朝不负盛世情。在世界历史长河中,2025年9月3日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枪林弹雨中,他们用信念守护其家国;岁月静好时,我们用实力守护其精神。八十年,致敬每一份不屈的抗争。(赵雪薇)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