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坤系孟城西门人,1907年生,1939年3月参加新四军,同年入党,在1942年牺牲。”在《巢氏宗谱》第八版,专门设立了一个篇章来缅怀投军抗日的先辈。据统计,当年毗陵巢氏共有131人投军抗日,其中17人在战斗中牺牲。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8月25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前夕,记者走访了位于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的巢文化园,聆听巢氏先辈的抗日故事,感受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回响。
忠烈辈出
西夏墅镇丽江社区居民巢苏福是毗陵巢氏第27世孙,他来自一个“全员抗日之家”,“我太爷爷巢梓培生育了10个儿子,其中6人先后参加新四军,另外4人协助做地下工作。”十兄弟中,排行第五的巢钧芳烈士、第六的巢钧定烈士最终将生命定格在战场上。
十兄弟中最小的巢凤翥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来还专门撰写了回忆录。他在回忆录中描述:“日本兵入侵后,国民党军队的溃败和各级政府的撤退,导致了社会上的混乱。”眼见国家多难,原本在私塾当教师的巢凤翥毅然弃文从戎,加入管文蔚组织的新四军丹阳游击纵队,“管文蔚和他领导的队伍,不仅斗争活跃,群众反映也很好”。
新中国成立后,巢凤翥投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并将巢钧芳、巢钧定两位烈士的孩子抚养长大。
抗战期间,孟河、西夏墅及周边地区因物产富饶、交通便利,日寇活动比较集中。但抗日军民并没有被吓倒,而是机智勇敢地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
在巢氏家族中,“上阵父子兵”的抗日故事一个接一个。“我家共有4个人参加抗日战争,我的父亲巢中、叔叔巢正,以及两位哥哥。”今年78岁的巢克让回忆道,叔叔巢正壮烈牺牲了,他正面遭遇日寇,把藏在胸口的手榴弹掏出,和日寇同归于尽。当时,巢正才20多岁。
抗日之家,满门忠勇志士。“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统计到有131名毗陵巢氏宗亲参加抗日战争,并且都得到了史料印证。”新北区巢文化研究会会长巢杏松说,在辽宁、浙江、广西各地都有毗陵巢氏先辈战斗的故事。
血脉赓续
家谱,是中华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赓续、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托。
在孟河,巢氏是大姓。孟河也有“巢半城”的雅称。常州巢氏发源于北宋末年,在定居生息中形成一个大家族,且名人辈出。因常州古称毗陵,常州、无锡江阴一带的巢氏也被称为毗陵巢氏。时至今日,毗陵巢氏仍是全国巢姓人口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014年,新北区巢文化研究会着手修订第八版《巢氏宗谱》,并于2017年完成。新北区巢文化研究会办公室主任巢全庆告诉记者,“修族谱时,我们就注意到,有非常多的宗亲投军抗日。”
特殊的时间节点,总能唤起深沉的民族记忆。今年,新北区巢文化研究会将重点放在了为抗战英雄建档立传之上,“给后人保留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遗产。”巢杏松说,据统计,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毗陵巢氏有41名烈士英勇牺牲。
“这些史料,是滚烫的血,是民族的魂。”巢全庆说,为了尽可能全面地梳理出抗战英雄,新北区巢文化研究会工作人员靠着“铁脚板”一家一户地去跑;为了确保史料真实,工作人员去档案馆、图书馆,一项项求证。
根据收集到的珍贵素材,新北区巢文化研究会将这些素材都制作成了展板,陈列在研究会中。“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始终牢记先辈的事迹,学习他们伟大的抗战精神。”巢杏松说。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那些家国情怀、峥嵘岁月,时至今日依然触动人心。巢苏福说,每每想到爷爷那一辈十兄弟齐抗日的事迹,心里既是难过,又是自豪,“虽然只是历史中普通的一角,但他们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歌颂、继承。”
复兴中医药
巢家也是孟河医派四大家之一,以巢崇山、巢渭芳为代表,最早可追溯至隋朝太医博士巢元芳。“从巢渭芳到其长子巢少芳、孙子巢念祖、孙女巢文瑾、曾孙巢重庆四代人,都在家乡孟河从医,这是非常少见的。”巢全庆说。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更是一支不灭的信仰火炬。它照亮过救亡图存的血泪征途,也正在照亮毗陵巢氏子孙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谱写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之路。
“成己成人”“积德积善”,巢杏松至今仍记得,爷爷奶奶和父母亲从小就会和自己强调毗陵巢氏的家风家训。出生于1952年的他,历经打拼,成为中国药玻行业领军人;半百之后,他跨界再出发,先后组建德尔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双峰中草药科技有限公司,只为弥补国内中草药市场短板。
在双峰中草药科技有限公司孟河基地的实验室,不锈钢层架上摆着统一的小玻璃瓶,里头摆着各种培养的“草”,这些就是团队研发出来的颇有价值的中草药的苗,有绞股蓝、茅苍术、丹参等多个品种。“以丹参为例,团队花了10年时间去做试验,光种质资源,就有100多号。”巢杏松说,最终才培育出优质丹参,有效成分是原有丹参的3倍。同时,团队还用了10年时间成功育种中药材毛苍术,在中药材育种上实现了突破。
巢杏松还自掏腰包,在孟河镇投资建设了双峰中草药科普园,作为宣传、传承中医文化,普及、推广中草药知识的园地。
更让巢杏松开心的是,自己的中草药育苗团队中有多名毗陵巢氏的宗亲。“这是对毗陵巢氏光辉过往,尤其是族中先辈抗战精神的最好传承。”巢杏松说。
常州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抗战时期整个常州地区人口伤亡总计349463人,为抗战取得完全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作为当年苏南抗战的指挥中枢所在地和茅山腹地的重要节点,关于常州抗战的记忆,如何去梳理好、研究好、利用好,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考虑的问题。”常州市党史专家库成员张步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