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温度快评|城市更新,让百姓美好生活刷新

10月10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京专题调研城市更新工作和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是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要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新中国75年砥砺奋进,江苏广大老百姓早已解决了“住有所居”的问题。从有居到安居、宜居,一字之变背后,是江苏精准发力、靶向破题、改革创新之变。

“宜居安居”的抽象概念映射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人人能否拥有一张“舒服的床”、一间“温暖的房”、一个“高品质的家”,这些正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题中应有之义。

要有一张“舒服的床”,能“躺下”厚重的历史文脉。在南京,小西湖片区的城市更新故事很有代表性。作为南京市名城保护确定的28处历史风貌区之一,改造前,小西湖居住着810户3000多居民,房屋大部分年久失修、环境衰败。2019年,小西湖片区启动更新改造,近百个居民院落实施“微创手术”,保留原有建筑肌理与历史信息等“基因”。小西湖老街坊许庆家改造后的房子,保留了他小时候种的一棵枇杷树,这棵树如今成了“街区网红”。如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悠长的街巷、古朴的砖墙、雅致的院落。

要有一间“温暖的房”,能“照见”更多城市老居民和新业态共同生长的脚步。在城市更新中,重在百姓参与。江苏各地充分依靠群众、动员群众,以“绣花”功夫改善人居环境,适度引入新业态,让更多百姓需求得到回应,咖啡店、餐厅、昆虫博物馆等入驻了老街区、老小区……一个个原住民与新业态共生共荣的街区活力满满。比如,呼应群众“开门见绿”的需求,各地建起了一批家门口的口袋公园,“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诸多成功案例背后,无不体现出城市更新的温度和生长的力量。城市更新行动要进一步做得更好,就要打开更亮的“手电筒”,把很多的群众需求、想法被一一“照见”,让城市更新过程成为群众有序参与城市治理的过程。让一个个街区、小区变身成为有一定自我代谢能力、具有饱满生命力的群众宜居安居生活空间,让一间间房变得可呼吸、够温暖。

要有一个“高品质的家”,能“点亮”更多城乡居民多样化住房需求。当前,江苏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依然较大。而建筑业也是节能降碳的重点行业领域,涉及面广、潜力巨大。为此,江苏倡导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广泛应用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提升绿色建筑建设水平,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节水降碳改造,指导各地大力推进刚需型住房、改善型住宅建设,加快构建不同面积和价位的改善型住宅产品供应体系。户户有花园、家家有庭院……被称为“空中庭院房”“空中城市森林花园”的第四代住宅,在我省多地落地开花。各地各相关部门进一步用足用好各项政策措施,提振市场信心,统筹需求调研、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高标准建设更多绿色、低碳、智能的“好房子”,就能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一张“舒服的床”、一间“温暖的房”、一个“高品质的家”……城市更新,助推群众美好生活不断刷新。江苏正倾力讲述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相融共生、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更新相得益彰的动人故事。

(聂伟)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