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周军
“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乡村振兴要突出农牧民增收这个重点。”句句叮咛,深深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人民的真挚情怀,彰显了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坚定信念,为进一步开展好民生工作指明方向、凝聚力量。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经济工作的重头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2024年江苏将办好55件民生实事,涵盖幼有所育、环境改善、出行便利等与群众幸福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四川以建设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和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为核心,大力发展老年教育、老年助餐、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新模式,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家门口”的温暖。扫描各地惠民生、兜牢民生底线的“微镜头”,一个个细节拼贴出全社会保障民生的暖心全景。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落到细处,孩子的教育,群众的就医,年轻人的就业,老年人的养老,既是百姓期盼,也是民生工作的努力方向。守护民生,初心不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聚焦民生关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更有温度。顶层引领,基层奔赴,民生底色越来越亮。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其中民生“脉搏”强劲跳跃。大项目频频落地,固定资产投资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消费促进年”发出一系列“惠民礼包”,假日经济“热辣滚烫”,民生幸福不断升温;“三公里”就业圈、老年人助餐圈、社区服务圈,“圈”出“幸福磁场”;多地启动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同城快递时限最长不超过48小时……一个个服务细节贴近百姓,一系列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推动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季,南涝北旱给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带来影响,各地当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抓实干 、“一笔一画”答好民生考卷。深情牵挂,满怀关切。“现在,我们共产党的各级干部到哪都要问一声乡亲们:还想过什么样的好生活?更好的生活,我们一起来推动、来实现。”“一个幸福的国家、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一定会建设起来。”句句话语,饱含真情。广大党员、干部当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当作一项长期工作来抓,推出更多惠民生成果,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惠民生,久久为功。这就要求,既破解好当下难题,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更要着眼长远,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加强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多维度答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经济稳健向上、粮食连年丰收、美丽乡村不断“上新”、百姓安居乐业,一项项惠民生、利长远政策加快落实落地。百姓冷暖,当时时刻刻、事事处处牵挂于心,要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以幸福“暖色”提升发展“成色”,努力书写让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