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扬州:向绿而行 “麦”向新高

去年12月,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公布了首届“联合杯”优质水稻高产竞赛活动结果,扬州仪征市大仪镇路南村西军组种田大户李孝明,以亩产802.1公斤成绩摘得扬州杂交稻第一。当下麦收结束,又到了水稻机插秧时节,近日,记者走近农田与李孝明交流,探寻这块冠军田的高产“密码”。

“伺候粮田就像养孩子,你对她好,她就跟你亲”

在麦田边,李孝明说:“当时这片地用的种子是‘袁两优1000’,种的是杂交水稻,示范面积120亩,创出了亩产802.1公斤的超高产水平。”这块田获得扬州第一的秘诀是什么?大仪镇农业农村局局长苏巨金介绍,良种良法、示范辐射、农技人员挂片包户、强化培训指导,保障了粮食稳产丰收。

15年前,李孝明和妻子王翠娣选择当“麦客”,自筹资金购买了人生第一台小麦收割机。由于技术好、肯吃苦,每年麦收季,夫妇俩白天“赶场”顶烈日,晚上“转场”披星月,成为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省份粮食种植区小有名气的职业“麦客”。“这么多年走南闯北,开阔了眼界。”王翠娣打开手机相册,展示在不同地方拍摄的机收照片。

“麦客”虽然辛苦,但收入可观。夫妇俩赚了一些钱,改善了家庭生活。不过,从2009年起,考虑到照顾家庭,夫妇俩回到村里,流转上百亩土地,成立粮食种植家庭农场。王翠娣说:“土地最诚实,伺候粮田就像养孩子,你对她好,她就跟你亲。”

“现在种田比以前轻松不少,效益还不错”

最近麦收季,看着金灿灿的小麦颗粒归仓,李孝明夫妇有一种说不出的踏实感。“我家田里已经收割完了,一台收割机一天能收割60亩左右。选种的小麦品种是‘扬麦30’,麦子颗粒饱满,市场价每斤1.22元,效益还不错。”王翠娣说,现在种田比以前轻松不少,作业效率提高了许多。

今年又是个小麦丰收年。自从成了种田大户后,李孝明夫妇研究如何科学种田。大仪镇农业技术员吴正宝介绍,这一季小麦从苗期开始就狠抓管理,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现在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也大,黄土地成了‘金土地’了。”

记者了解到,如今种田现代化,以小麦种植为例,从耕地、播种到收割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机械收割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降低了小麦抛撒率和破损率,收割完就可以灭茬翻耕。大仪镇地处江苏、安徽两省交界处,适合小麦种植。今年小麦种植面积约5.7万亩,夏收开始后,镇里抓住晴好天气,坚持人机并进。目前小麦收割已全部结束,机收率达到100%。

看集成绿色高质高效高产技术模式的具体做法

李孝明夫妇的示范田是大仪镇集成绿色高质高效高产技术模式的一个范例。具体做法为:通过宽幅精播技术,有效提高单株成穗率,并解决了超高产田小麦倒伏问题;通过自动喷灌、滴灌等技术实现了水浇地小麦无畦背种植,土地利用率提高10%以上,有效增加了亩穗数;通过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增施微生物菌剂等绿色栽培技术,实现水肥菌药精准管理,解决了作物重茬土传病害重、灌浆期干热风影响千粒重提高的制约因素,实现超高产。

通讯员 陈文欣 周文良 记者 赵磊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